近年来,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员工的使命感与信仰是支撑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支柱。对于高成长性的企业来说,这点尤为关键。当一个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在行业占据一席之地的时候,如果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没有跟上,并且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自然而然会降低员工的创业热情,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导致员工流失。另外,高成长性企业一般以生存和发展为首要任务,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创业氛围会逐渐减弱,凝聚力也会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好,而文化氛围却越来越差的原因。本文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诸多误区,希望能够为真切地想用利用文化辅助管理的企业抛砖引玉。误区一:文化建设可以一蹴而就。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只有经过持续艰苦的共同努力,企业文化才能够融化在员工的血液里,落实在员工的行动上。否则,企业文化就会成为一个漂亮的摆设。误区二:文化建设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但文化建设除了自上而下的过程外,还需要自下而上的过程。全员的参与对于文化建设来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最终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得到这些员工的认可。在文化建设方面,员工主要可以参加如下几方面工作:凭借在公司工作的点滴感受,参与文化理念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对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帮助公司改变不合适的做法;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注重自身行为,对内影响同事,对外为企业争光。误区三:横空出世,求新求异。不少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在理念的编制上,只顾求新求异,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导致文字晦涩难懂,员工连看都看不明白,何谈深入人心?另外新异的文字同企业自身相关联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企业文化成了横空出世的一本小册子,也就成了无本之末。
没有落实,再好的文件也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实,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没有落实,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文化明确后,关键问题要落实、落实、再落实!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能够在无形中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但是,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如何进行案例的学习与互动?目视建设可以利用哪些载体?怎样策划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实施企业文化咨询有哪些步骤7怎样把企业文化传播到企业之外,向公众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胡老师根据上述难题推出《企业文化落地实战课程》,结合大量实操程序和实际案例,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文化落地的4大系统、18条路径,对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从虚到实、从弱到强、从悬浮到落地,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叫做企业文化落地?通俗地说,企业文化落地,是指把企业的文化理念,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促使企业理念真正落实到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之中,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从根本上讲,它是指使企业的文化理念,根植于员工的心中,传承于员工的血脉,形成员工的行为习惯,实现企业的文化自觉。基于企业文化的本质抽象性与非经济直接性,如果实施方法不当,或缺乏强而有力的措施,很容易流于形式,造成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因此,如何解决企业文化落地的问题,是任何企业的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著名企管专家胡一夫老师认为,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西红柿,当我们用刀把许多中国企业这些个西红柿切开后发现:绝大多数西红柿里外不一——皮是红的,而瓤却是绿的,或者是半红半绿的:企业外在的形象是红色的,而内在的文化、组织、制度与管理却是绿色或者半红半绿的。这就是典型的“大企业的皮,小公司的瓤”。
第四,企业文化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牵引作用非常大,通过精神的引导,员工形成对企业较强的凝聚力,这种文化形成的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的作用正如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第五,企业文化是水到渠成企业文化建设难度很大,关键在于企业领导人的坚持不懈和员工的共同参与,只要有信心和决心,企业文化建设就一定会水到渠成。最后,企业文化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正如俗话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优秀的文化能使企业长期繁荣,没有优秀文化的企业最终逃脱不了短命的下场。在商界的搏斗中,企业就像逆水行舟,只有全体员工同心协力才能发展下去。
江钻还着眼于成员企业的高成长、能够持续经营发展,创新地提出展望式评价,对成员企业按照业绩增长的幅度进行考核评价,改变了以往在制订年度目标值时部门与公司之间发生的相互博弈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