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对别人的好要随喜。
佛告诉文殊菩萨,众生具有劣根性,喜欢乖离,喜欢破坏人,天生的喜欢破坏团体 ,喜欢破坏别人的事。
天底下有许多谣言,但是“谣言止于智者。”谁看到?我表哥;把表哥找来问,表哥说是老李;把老李找来,结果是鬼看到,人没有看到。
这个原因就是人爱犯口过。 两舌,两面讲话,讨好人。所以做主管的人,经验久了有心得,很简单,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在上面位子坐久了,这方面头脑要清楚。
甲来说乙,甲跟乙之间早已有了意见、过节,如果没有意见,好得像亲家一样,他会来说他坏话吗?他只会讲他好话。
但是你也要晓得,如果甲来讲乙的好话,也同样是问题。所以主管当久了,我承认一句话:老奸巨猾。在一个聪明、高明人面前,你少说话,你一提某人好坏,立刻被怀疑。
“你这家伙干什么?某人好坏我还不晓得?要你来多嘴?” 像我经常碰到这种事。什么人好坏我还不晓得?我活了几十岁,两只眼睛是瞎的吗?
如果我看错了,那我承认我瞎了眼睛,但是你本身也犯了两舌戒,喜欢挑拨是非,尤其是妇女特别喜欢,无事生非,破坏人家。
其实,岂止是妇女,男人也一样,不过,方式不同。人总喜欢这么做,就是古人两句话:“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人与人见了面,一定讲人家,两个人一见面,“嗳!你看到某人没有?”“没有看见。”“这个家伙好几天没看见,不晓得搞些什么?”这就在说人家了。
在人面前说别人,这是众生与生俱来的业力。“好喜乖离”,就是喜欢做破坏人家的勾当。破坏了对他本身有没有好处呢?他有时也替人家掉眼泪,但不要这样做好不好呢?他自己也控制不住,这是他的业,他的地狱业。
所以学佛在哪里学?就在这里,要检查自己的心理,做这一件事,说这一句话,是不是犯了“好喜乖离”?
犯了这种戒,磕一万个头也没有用;有用啊!那是你善心磕头得的好果报,但那笔帐是另外算的,两笔帐不能抵销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能抵消、冲淡。人情可以冲淡,宇宙法则是不能冲淡的;就像黑暗与光明不能中和,一样的道理。
因果报应是宇宙间的天然法则,并不是迷信,也没有人作主,天道好还。 经常有人说,因果报应很难相信;我说年纪大了,越看越相信,越看越害怕,尤其现在更可怕。
我们年轻时,哪里有冷气机?夏天热得把上衣脱了,一边看书,一边摇扇子,称得上是‘江上朔风清’了,尤其一阵凉风吹过来,真有说不出的舒服,那个时候看果报就慢。
现在这个时代,我经常感觉到,阎王那里的地狱都是电脑作业,现世报的事情太多了。科学时代,报应也很科学。
你们自己去研究,去看这个社会,去看这个人生,就能了解自己。 “好喜乖离”,乖是乖,离是离。离是离间,挑拨是非,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乖是把人与人之间弄得别扭,本来大家好好的,他会把彼此搞得别扭起来。 “更相斗讼”,还有一种心理喜欢挑拨人家,与人相斗、打架。
打架这个名辞,在河北、东北、北方有不同的涵义,辩论也叫打嘴仗,两人对吵叫“打一架”。人性好斗,喜欢讲别人坏,有些人就利用人性这个坏的一面,使别人互相斗讼。
古今中外,到处都可发现这种令人发指的事实。 讼,就是打官司,打嘴仗,嘴巴好辩也叫讼。
有些人嘴巴讲的头头是道,而且道道是头,他都有理由,你跟他讲话还没有提,他理由一大堆就出来了。
斗讼两个字是相连的,这些都是人性的罪业,所以修行就要在这些地方挑自己的毛病。止观,观心法门,观什么?就是把这些病根都挑掉。
所以,好喜乖离、更相斗讼的人,“恼乱自他”,不但使别人痛苦,自己也很痛苦,自己一天到晚不开心,在烦恼,在扰乱;扰乱别人,更扰乱自己。
上次我们讲到“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这一段。
“好喜乖离”,一切众生的劣根性,喜欢挑拨离间,喜欢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破坏别人的好事,基本上,这些都是由于人性的嫉妒心理而来。
乖离的个性人人都有,不是某一个人的特性,这是一切众生的根性,是第八阿赖耶识带来的种子,这个根性的种子有三种:善、恶、无记。
人的起心动念与他形诸在外的行为,不是造善业就是造恶业,没有中间路线,勉强说个中间,就是无记,无善无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了。
实际上,无记也属于恶,不过,是最轻度的恶。 修行,就是把根性中善的种子擦亮,擦干净,使它开发出来。
换句话说,修行就是为善去恶,自己把劣根性转过来。 人人都有好喜乖离的劣根性,喜欢在人与人之间闹事。这就是人性的基本弱点,看到别人家好,喜欢把人家弄得不好。
有时候好像是无意的,严格说起来,不能算是无意。从心理上来说,是出自于潜意识的劣根性,绝对不能说无意,说无意这句话不能原谅。
真讲佛法修行的人,不能原谅自己的无意。原谅别人是你有宽容的德性,原谅自己就是罪过。
所以,我们已经知道“好喜乖离,更相斗讼”的劣根性是天生的,但是结果呢?“恼乱自他”,不但使自己起烦恼,也使别人起烦恼。
捣乱了别人,也捣乱了自己。所以佛说一切众生“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辗转常为不饶益事”。
摘自: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