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全球14%的疾病困扰来自于精神疾病,这种“隐形”疾病,正逐渐破坏着我们平衡的生活状态。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心理问题,它们都是正常心理规律的产物,是可以理解的,从心理规律出发便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这也是心理成长的一部分。
01
一位比利时的妈妈,有段时间因为儿子的两件小事差点崩溃:从国内来比利时的姥姥,送五岁儿子去学校,儿子不让老人进去;还有儿子总喜欢逗一岁多的小妹妹玩,故意堵着门不让妹妹出去。
妈妈和儿子沟通了好几次,甚至动手打他,也不管用。为此,这位妈妈陷入焦虑的漩涡之中,甚至到了抑郁的边缘。
书中指出,情绪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是否适度、适合。
适度的情绪,会推动我们去解决问题,情绪过度就会让人备受煎熬。不良的情绪正是指的那些过度的、不适合的情况,让我们感到痛苦甚至构成障碍的情绪。
不难看出,这位妈妈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即便用意志控制情绪,也无济于事。
走出情绪的误区,首先要识别事件背后深层次的认知根源。
像这位妈妈,她认为要逐一检点反省自己的错误,去真诚忏悔改正,才能让自己彻底恢复健康。
她特别重视反省自己的错误,总在找错误。当孩子有问题时就很焦虑,又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打骂孩子而深感自责。
由于她理解的偏差,形成了不合理的认知,导致她放大了事情的影响,再加上其他因素,所以一下子就很焦虑。
后来她认识到了小孩调皮是正常状况,自己不应该情绪化,更不应该打骂孩子。
这种通过识别不适合的情绪和行为背后的不合理的行为,通过建立合理的认知,形成习惯性思维,从而逐渐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认知疗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面对自己的情绪,需要做的不是完全放下,而是适度放下;不是不执著,而是不要太执着,学会适度执着。要理解和明白,心理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02
童年会伤人,但可以选择放下
心理不是独立存在的,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事件和环境等。
其中,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养育子女过程中不注重方式和方法,会给孩子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有一位在读研究生女孩,总感觉活得很辛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原来,女孩在高中的时候,父母的婚姻出现危机,妈妈总向她抱怨,因为女孩的缘故,和老公吵架、甚至失去工作……女孩深感自责,觉得对不起妈妈。
妈妈控制欲很强,女孩稍有“不听话”,就大发雷霆。女孩做的好就是应该,做不好就会遭到严厉的批评。久而久之,女孩变得很自卑,认为自己毫无优点。
妈妈的教育方式给她带来了一些伤害,女孩如今的性格、心理状态的形成和妈妈是分不开的。
但是,过去就在那里,不可改变,是选择继续心痛,还是选择安然接受?
直接决定我们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的认知。
不妨尝试去理解父母,用三种思维重新看待过往的经历,改变自己对于童年经历的认知:
01.努力看待坏事好的一面,或者经过努力将坏事变成好事。
女孩的妈妈,从小受到姥姥的忽视,所以对自己的孩子格外爱护,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妈妈的本意也是为了她好。
理解妈妈的苦衷后,女孩看待妈妈的角度转变了,心态自然也随之改变。
02.很正常,没什么。
很多人夸大了童年事件对自己一生的作用,很多事情本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糟糕。
当然,童年对性格和心理的发展至关重要,六七岁的时候,性格基调已经形成。
但是,对一个人来说,整个成长期,性格心理都在不断成长,任何时候开始改变都不晚。
03.顺其自然。
理解自己认知的根源,接纳过往的不如意,接纳现在的不完美,更要接纳逐渐成长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努力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去懊悔、自责,面向未来,做些务实的努力,这也是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
其实,这三种思维方式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有的事情都要在接纳的基础上重新看待,识别问题背后的习惯性思维,进行认知重建,会更好地实现心理成长。
03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生活中,我们总会因为自己的缺点或者不足,对自己不满意,陷入“完美”的怪圈,甚至自责太多。
有一位妈妈对“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这句话深信不疑,对自己和家人都很严格,希望自己对孩子有更好的影响。
但人无完人,过高的要求让这位妈妈生活的很辛苦,做不到完美,孩子的问题更层出不穷。久而久之,一点小事就会让她情绪失控,焦虑、痛苦压得她喘不动气。
经过心理咨询,分析她行为背后的认知根源,有些道理虽然会激励我们的潜能,但也有可能让我们压抑自己,给自己太大压力。
对孩子的未来我们不需要负全部责任,不需要全部规划好,不必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孩子培养得那么优秀。
要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我们只能负有限的责任。 这位妈妈终于明白,自己不是圣人,也有犯错的时候。
她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不苛求自己,与自己的内心和谐相处;用平和的心态接纳孩子,理解了孩子成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无条件自我接纳”是合理情绪疗法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所倡导的。艾里斯建议人们学会“无条件自我接纳”:
个体完全并无条件地接纳自己,无论他的行为表现是否是明智的、正确的,或者恰当的,以及无论他人是否赞成、尊重或者爱他。
接纳自己是用一种客观诚实的态度,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实事求是地看到自己的现状,学会“理解”自己,放下过高的标准和要求,对自己宽容一些,不过多在意别人的眼光。
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妨对自己好一点,学会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善待自己,放过自己。放下包袱,才能更好地前行。
04
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原本计划做一件事,却因为各种外在因素一拖再拖,不但没有完成,还打乱了其他的安排,一天下来,心烦气躁,感觉诸事不顺。
遇到这样的事情,还必须去做,与其和不可抗拒的因素较劲,不如接纳、顺应,看淡不同事情的差别,顺其自然。
日本电影《红鳉鱼》中有一段话引人深思:
现实就是答案,就算抱怨生不逢时,社会不公,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现实就是现实,要理解现状并且分析,在那其中一定会有导致现状的原因,对原因有了充分认识之后再据此付诸行动就好。
这也是日本著名的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核心理念。
森田理论要求人们把烦恼等当作人的一种自然的情感来顺其自然地接受和接纳它,不要当作异物去拼命地想排除它。
否则,就会由于“求不可得”而引发思想矛盾和精神交互作用,导致内心世界的激烈冲突。
如果能顺其自然地接纳所有的症状、痛苦以及不安、烦恼等情绪,默默承受和忍受这些带来的痛苦,就可以从被束缚的机制中解脱出来。
解除所有的问题非一日之功,要学会在消除问题之前,带着问题去生活,也就是寻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也就是顺其自然的心态。
要理解,世间本无万事如意,拥有了顺其自然的习惯性思维,就会常常有顺心如意的感觉。
05
如何改善性格
有一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很多人都渴望改善自己的性格,但性格真的能改变么?有什么方法改变呢?
答案是肯定的。人生的经历会自然推动性格的改变,不论儿时,还是现在,我们的性格都在不由自主的受到环境影响发生着改变。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性格。
情绪和行为的背后通常有习惯性思维,还有其他习惯性思维背后一些共同的核心思维,会在某些时候习惯性地出现,表现出一致性,这些稳定的特点就是性格。
一位寻求心理咨询的初三女生,因为刚转学,觉得自己和同学们很多方面格格不入,玩不到一块去,也聊不到一块去,所以选择独处。
问她是不是感到不舒服?她说挺舒服的。这就表现了女孩比较内向的性格特点。她在这个状态下舒服,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但还有一些其他社交上的问题,让她感到不舒服。
给她两个建议:
一是看到不同,理解别人。遇到别的同学做法和自己不同,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也许他们自有道理,所以尽可能理解就是了。
二是学会随和、好商量。很多事情都不是大事,放下执着,别太较真,心态变了,自然和同学们更好相处了。
后来女孩在班级和同学们关系逐渐融洽,结交了几位好友,状态调整的不错。
通过改变认知,建立起新的习惯性思维,让情绪和行为表现出新的稳定特点,久而久之,新的性格也就形成了。
当然,要理性看待改善性格的动机,最好是顺势而为,顺应自己的特点、本色,在原有风格的前提下适度改变。
性格是多年环境沉淀下的状态,全盘否定重来也是不现实的。
性格改善的目标是为了自己,让自己处在舒服自在的状态下,保持平稳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不设置障碍、不过多地影响他人,就可以了。
06
理解是人际交往的关键
只要人在社会之中,就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圈。有些人能做到八面玲珑,游走于各种人际关系之间,但也有些人处处碰壁,不适应所处的环境,常感到郁郁寡欢。
我们的性格特点影响着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状态。
比如有些人比较认真,对大部分的事爱憎分明、非黑即白。本来认真是件好事,但在一些非原则性的事情上过于执着,非要分出个正确错误,常常搞得大家不欢而散。
要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事情:
我们认为正确的,未必正确;我们观点正确,别人也可能正确;我们即便是正确的,不妨给观点确实有问题或错误的一方留一些面子。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总的来说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学会理解别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通常会有豁然开朗之感。认知改变了,心态也随之改变,沟通也就顺畅了,自然容易赢得对方的合作。
二是对于不太重要的事情不要太较真,随和一点,好说好商量。
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能够学会理解孩子、好商量、不那么较真,身教言传之下,孩子自然也会对他人如此,与人相处自然问题不大。
可能有人会说,去理解别人,是不是活的太累了?
任何事都要掌握一个度,过度在意别人的想法也不好,我们也不是别人的附属品,还是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里指的是适度的理解对方,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容易接受现实,处在舒服的状态。
认知改变了,感受就好了,这样我们也能善意地与他人相处,理性地处理问题。
良好的人际交往如同一把钥匙,打开有效沟通的大门,秘诀其实很简单:
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合理之处,所以先理解和肯定别人,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源泉,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也是心理成长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我们是以幸福为出发点,走上心理成长的道路的——有益于幸福,那就值得我们去努力;损害了幸福,就需要做出改变。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句话:
照旧去生活,依然去追求,不舍弃目标和欲望,保留那份本真,不需要无欲无求,不必脱胎换骨,只要转换认知,就能学会爱自己,获得幸福自在。
认知变,情绪变,世界变。期待大家为人生幸福而改变!
作者:Rue,拆书平台、问答平台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平白书;本文摘自《内心的重建》,本书作者维尼老师,著名心理专家、家庭教育专家,潜心从事心理学研究二十余年,著有心理成长类畅销书《内心的重建》,连续两个月当当心理学新书榜首,创立了适合普通人的独具特色的心理成长体系。并著有畅销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重新印刷二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