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8年启动引进海外人才的“千人计划”后,中国中组部、人社部等11部委最近联署出台《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亦称“万人计划”),拟在10年内,面向国内分批次遴选一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
很明显,“万人计划”与“千人计划”互相协调、补充,重点发掘、支持国内高层次人才,实施方案与“千人计划”应该也差不多。截至目前,“千人计划”已分五批引进专家1143人,其中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人才880人、创业人才263人,“千人计划”至此可谓基本完成。在此带动下,各地区也跟风实施了各有特色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过去十几年,“海归”对中国的影响巨大,在科研、学术领域犹为明显。经济学领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大规模引进“海归”经济学者,发展势头甚猛,俨然国内经济学研究重镇。高新科技创业领域,以百度李彦宏、创新工场李开复为代表的“海归”,从整体上带动了中国创业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千人计划”以海外人才为突破口来改善中国人才紧缺的环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思路。
当然,相对海外人才来说,本土人才的体量更大,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中国国内人才的潜力与海外人才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发掘、利用这个金矿自然早在决策层的视野。“千人计划”示范在前,在利用国内人才方面,复制一个“千人计划”,并不难理解,但问题是“万人计划”能否担此重任?
人才的发现非常困难。教育背景的好坏与人才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一致;过去是一个人才,不代表未来也是人才;今天A领域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明天也许就过时、要被淘汰了。不管是上面提到的李彦宏、李开复,还是国内的马云、马化腾,他们今天的表现是杰出的,但事业起步时都没有被定义为杰出人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才的成长植根于环境、实践和主观意愿,根本没办法事先明确。人才的发现最终还是需要用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调整、淘汰,旁观者的洞察力再强,也无法替代用人主体的地位。
然而检视“千人计划”的工作思路,却截然相反。国家层次的工作小组制定规划,确定“什么是人才”、“谁来评审”以及“资助政策”;高校、科研机构作为人才引进和使用的主体,负责联络引进人才,并向国家组织单位申报;评审通过以后,国家再给予资助等落实政策。引进人才的核心(定义人才、评估人才和人才奖励)均在上级,而人才引进的主体甚至连办事机构的地位都不如,更多体现为联络员、人事秘书的职能。
从这一点上讲,即使“千人计划”已经成功地遴选出一批海外人才,但他们未来是否还是人才,这都还是未知之数。至于选出的人是否就全面超越了“千人计划”之外的海外人才,则更值得怀疑。
更需要指出的是,出国留学人员的教育背景和工作领域,相对集中,涵盖的学科并不广。对应到国内对这些人才的需求和使用上,相对容易评估与操作。但“万人计划”对应的国内人才,覆盖的学科领域众多,需求极其多元,教育背景复杂,对这些人才的评估、需求匹配的难度较“千人计划”不可同日而语。
人才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深远。政策失误如果仅仅是挑选不出优秀的人才,代价只是一时的,最多浪费一点财政支出。怕就怕一时的人才政策,扭曲了人才从培养、发现到引进、使用的环境,这对中国的人才战略的打击才是更致命。很不幸的是,目前看起来,正有这种趋势。
首当其冲的是人才在区域之间的配置失衡和马太效应。由于“千人计划”(及未来的“万人计划”)的人才引进主体为高校、科技园、重点实验室等,机构所在地主要集中东部地区、大型及省会城市,评审专家也主要来自这些地区,遴选人才时无疑会倾向这些城市的择人偏好。
这意味着,“千人计划”、“万人计划”越成功,就越会加强这些城市的竞争力。人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区域经济失衡的扩大将不可避免。中央的税收是来自全国的,但资助的对象却是发达城市,无疑会出现穷地区补贴富地区的奇异现象。
更严重的是,“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对于机构培养人才积极性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从根本上讲,培养人才是产生人才的主要途径。但有什么样的激励就有什么样的行为,现有的“排座座、吃果果”的人才政策,使得机构更有动力去获得人才资助的名额,大家拿到指标再去挖人才,而不是自己培养。
尤其是条件相对差的地方,辛苦培养出人才,却更有可能会被有人才资助指标的城市发现,会被直接挖走。在这种体制下,没有指标的城市几乎会断绝培养一流人才的念头。所以这种“万人计划”,不能发挥作用还好,要是真的发挥作用,恐怕所失远大于所得。
人才遴选是一个宏观体制的问题,市场经济发展至今,必须看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在陆家嘴,金融人才相对重要;在创新工场,创新创业人才相对重要;在九寨沟、张家界,旅游管理人才相对重要。这意味着,人才的管理也要多元化。
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就是评价的市场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以达到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充分匹配。人才政策要起作用,就必须尊重用人单位的主体性,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引进人才,全面放开所谓户籍、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优惠政策”,让它们在全国范围对所有劳动力进行统筹。
那靠什么来吸引人才?适当的微观激励当然很重要,但这是用人主体需要考虑的。就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职能来说,人才最关心的还是自己能否有用武之地。在创新、创业方面有天分的人关心的是创业与企业生存的环境,金融专业人员则会考虑金融市场成熟程度、法治水平。想想李开复这些人,就会明白,他们断不会被北京户口、50万一年的补贴所吸引,而广阔的国内市场前景、富有活力的创业环境和安全宜人的生活环境,却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