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在企业中是一个小众,这种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非获得最大利润。他们像NGO,但有不是NGO。社会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力量,更关注用企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企业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NPO的一种创新,即用企业的手段来解决社会的问题。目前在中国,似乎还没有社会企业的准确定义。很多关注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等的商业企业也愿意把自己归类为社会企业,但是作为盈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和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针对社会企业这个话题,BNET商业英才网在对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吕朝主任的采访中,和这位致力于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先行者探讨了社会企业的中国现象。
吕朝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社会为体,企业为用》的文章,吕朝认为,"社会企业概念在西方的产生和实践的背景都不同于中国,因此,我们必须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企业发展道路。"文中,吕朝也表达了他认为在中国应该如何定义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一样也在寻找"最佳实践"。
BNET商业英才网在采访吕朝时,吕朝认为社会企业在全球的定义都不尽相同。企业类型就像一个光谱。光谱的一端是具有非常强商业目的的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另一端则是与社会问题衔接紧密的企业,吕朝认为他们更接近NGO,是非营利性企业。这些企业虽以企业模式运营,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企业在保持正常运转的时候,即便有盈余,也不参与分红。而吕朝认为鉴于中国复杂的环境,全民的公信力缺乏,也更倾向将非营利性企业定义为社会企业。 在吕朝看来,现在的社会企业不同于NGO,其收入来源于它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NGO等慈善组织,他们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社会捐赠。吕朝强调在中国NGO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因此容易对社会企业的概念带来混乱,例如国内一些民办非营利机构的教育培训机构、医疗机构,其实存在着暴利。"我觉得在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还是应该把它归纳到一个社会领域的范畴,而不是经济领域的范畴。"吕朝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面对今天很多企业都在谈企业社会责任,吕朝认为这和社会企业的概念是不同的。商业企业在营利的过程中,为了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或多或少都会对周围环境带来破坏,或者运营中产生一些有损员工和消费者的行为,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由来。从某种意义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是为了让企业发展的更好,使企业获得长期赢利的能力。任何企业家都应该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而企业家精神是对所有的企业创业者都应该拥有,尤其是那些社会企业的创业者。吕朝认为社会企业的创业者应该知道自己做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慈善,而应该像企业家那样去发现机会,善于管理,有效的整合资源。这些也让社会企业企业家与传统的慈善人士分割开来。
社会企业在中国还是起步阶段,不成熟成为这个阶段的特点。吕朝感叹公益领域中真正具有商业头脑的人太少。虽然具有爱心,资源也较多,但是却缺少真正企业家那种整合资源的能力,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对于社会企业在社会组织中的比例,吕朝表示因为不是所有领域都适合社会企业的方式来运作,社会组织中大概10%-20%比例是社会企业。在吕朝服务的NPI所帮助过的机构,也存在这样的比例,很多机构未来可能发展成为传统的慈善组织,因为他们没有办法依靠产品和服务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这些机构的收入来源也只能是慈善捐赠。其实,社会企业在国外的发展也不超过二十年,但国外对社会企业的发展有很多创新举动。吕朝介绍一些国外慈善家用新的慈善方式来做慈善,比如设立公益创投基金,专门投资社会企业。相对于国内,中国的慈善捐赠刚开始起步,因此公益创投还鲜有尝试。虽然联想、英特尔公司在国内也在做公益创投,但吕朝作为这些公益创投的参与执行者,他认为这些公司的做法和国外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国外的公益创投有一些特殊机制,就是公益创投基金必须回本,通过回本再持续不断投资新的社会企业。从国外的公益创投基金来说,吕朝认为其营利状况还是不错的,并有一定的利息来维系自身团队的运转。从吕朝多年的经验来看,中国还没有出现类似国外这样成功的公益创投基金。吕朝认为联想和英特尔的公益创投基金属于高参与度的捐赠,他们在捐赠的资金同时,提供给受捐者一定能力培训和辅导。
NPI作为一家公益机构支持方,为所有有需要的公益机构提供的是一种集成式服务,至今为止已经服务了60多家机构,对于这些机构发展中需要的不同要素,NPI负责提供或者资金,或者培训等。吕朝表示,孵化器并不是NPI的最大业务,他们现在也有七八个产品,希望未来几年将这些产品做好,去服务更多有需要NGO组织和社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