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商业发达、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等资源丰富、生活便利,乃是“现代性”的显著标志之一。但生产和消费的繁荣必然带来垃圾的增加,为此,必须在城市周边兴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设施。前者,不喜爱的人不多,后者,不厌恶的人也不多。大家避之唯恐不及,“邻避”(Nimby,Not In My Backyard的缩写)运动也就应运而生。真是令人头痛啊!
要是一方面城市生活的诸多好处能一个也不少,另一方面不制造那么多垃圾,那该有多好!
宣扬环保的生活方式,提倡分类回收和垃圾减量,是最常见的应对措施。只可惜如果不与其他更实质性的措施配合,效果是极其有限的。盖成本收益的计算,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中。分类也好,减量也好,都需要额外的成本。若非是觉悟高、自制力好的环保人士,一般人心血来潮,执行几天可以,持之以恒是很难的。
可是,对台北市的270万市民来说,垃圾分类和设法减少垃圾丢弃却成为他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当然不是因为他们个个都是天生的环保人士,而是得益于台北市政府首创的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该政策不仅是世界首创,而且还异乎寻常地成功。
2000年7月,马英九为当时的台北市长。有鉴于台北生活垃圾的急速增加,在吸收和权衡了市民与专家的意见后,马英九拍板推行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在此之前,台北的垃圾费是按照水费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用水量大的商铺,如美容院或理发馆需要缴交更多的垃圾费,确实有失公平。市民对于垃圾分类并不热心,台北的资源回收率仅为2.4%。
垃圾从量计费后,垃圾费不再另外征收。市民可至指定地点,如便利店等购买台北市政府环境保护局指定的垃圾袋,价格为每升新台币五毛。市政垃圾车只收取使用该专用垃圾袋的垃圾,分类垃圾免费收取。若违反规定使用非专用或伪造的垃圾袋,会被重罚,举报不法行为的市民可获得一定比率的罚款作为奖励。
这个政策的妙处,在于提倡的环保行为与设计的经济激励之间具有逻辑上的一贯性。环保人士们需要极大热情像苦行僧那样才能践行的事情,台北的家庭主妇阿公阿婆们,为了节省家用,每天稍稍花些时间就可以做到了,而且是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好的效果做到了。
厨余垃圾时间放长了会变味,不能久放,难道就白白每天多一个垃圾袋?用厨余做花肥是家庭主妇们想到的一个妙招,养花怡情,又能利用垃圾,真是一举两得。阿公阿婆悉心教导少年垃圾分类的方法,更是台北市民生活的一景。
统计显示,实施政策之前的1999年,台北的家庭垃圾总量为每日2970吨。实行政策的当年,即下降为每日1883吨,这意味着2000年只搞了半年新政策,垃圾总量即减少了36.6%!更为激动人心的数据是:人均垃圾量由新政前的每人每天1.12公斤,降为2009年的0.39公斤,10年间减少了65.2%!资源回收率更由新政前的2.4%,摇身一变为2009年的45%!政策的效果,可谓惊人。
该政策在节省公共开支方面,也有奇效。在政策实行之时,台北市仅有一个启用于1994年的山猪窟垃圾卫生掩埋场,设计使用寿命为十年。建立之初,每日进入掩埋场的垃圾量为2501吨。台北新政策实施十年后,虽然台北市人口由260多万增长至270万,但至2010年,垃圾掩埋量反而减少至每日65吨,即只有原来的2.6%!正因如此,山猪窟掩埋场的计划使用年限推至2020年,比原计划多了16年。而早前台北市计划的另一个掩埋场,也可不必兴建。仅仅该项,就为市政节省了约200亿新台币。
除节约了纳税人的钱,每一位台北市民也得了好处。实施新政策之前,台北市平均每户每月缴交144元新台币垃圾费。而2009年,每户的垃圾费降为每月37元新台币,节约了74.3%的钱。城市周边的市民,亦可少受与垃圾掩埋场为邻之苦。可谓公私两利了。
此外,政策带来的市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亦不可不提。环保和垃圾分类,是更文明、更现代的生活方式。如今台北市民,受了激励去身体力行环保,也乐得标榜自己环保,环保理念自然就更深入人心了。如此在邻里之间,便自发形成了道德与舆论上的监督。被发现不能遵守政策的人,便难免被人耻笑、被人戳脊梁。这大概也是政策实行至今,违规的垃圾只占不到0.1%的原因吧。而政策实施之前,种种关于实施环节的担心,如不守法者众怎么办之类,最后一个也没有应验。
这就是价格机制的巧妙之处。热血正义人士的号召,政府的大规模宣传都做不到的事情,只要在政策和制度安排上得法,建立正确的激励方向,就可以手到擒来。
值得一提的是,台北的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成为垃圾减量和分类的著名成功经验而受到广泛关注,被誉为“台北经验”,也是马英九引以为傲的政绩之一。
【点评者说】
据广州市城管委有关人员透露,广州也将试行“垃圾袋实名制,垃圾费随袋征收”,有台湾等地的成功经验可循,相信只要在执行过程中政策不走样,广州完全有望成为大陆首个成功进行垃圾分类和减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