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老师会遇到一个问题,表扬学生该怎么表扬?要不要给学生发糖啊?总得给学生一些奖励啊?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说,表扬是一种错误的教育孩子的行为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如果上课表现好就可以得到糖果,那么学生就会为了得到糖果而去刻意的去表现。当然,由于学生表现好就会得到他们想要的糖果。但是老师不在的时候呢?学生会不会还跟老师在的时候一样表现好呢?一般不会,因为老师不在,没有糖果,所以,学生还原了他们本来的样子。
糖果只是让学生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准确的说是“装成”。这种表扬的意义不是很大,无法使学生区分哪些事是正确的,哪些事是错误的?学生只是为了得到表扬而去做罢了,一旦没有了表扬,那些正确的事情,学生有可能就不会去做了。
所以,我们表扬学生目的是让他们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去刻意的表现,或者是装出来的一种正确的事情。于是,新的教育观念被提了出来——鼓励。
我们只针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关注,只针对孩子的行为给出鼓励。同时,老师可以与学生平等的进行对话与交流,慢慢让孩子在正确的行为中学会自我评价,无需得到他人的认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老师与学生也是一个接纳与认可的过程。这才是孩子应该对孩子正确的采取的方式。
至于要不要给学生发糖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考虑呢?我们认为,这种表扬方式次数越少越好,但不是说不可以用。我们更要清楚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听老师的话,而是让孩子更懂得被接纳的真正内涵。家长也同样如此。我们不想看到的是,不能因为得到想要的糖果,孩子去刻意作弊、撒谎,耍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