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将“爱”分撒给每一位学生

从事教育三年整,在这三尺讲台上和学生们共同度过的每天都值得我去感悟的。因为参加工作时间短,经验和技巧还不是很丰富,所以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很在意。现在所教的班级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和同学们相处三年,有苦恼、有快乐、有感动……这样的环境中让我更快的成长。对于班上的每一位同学我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所以我们有很多的故事,就让我把我对“爱”的分撒和大家分享。

我的班级很特殊,共有17位学生,在全校的教学班中我们班的人数是最少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小班里就有三位智力不健全的孩子。其中两个女孩子生活能力基本健全,但是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却不尽人意,书写上也有很大的困难。另外一名男孩子患有孤独症,吐字发音都是问题,从不主动和其他同学接触。这三个孩子真是让我头疼,对于我这个教育队伍中的新兵,有的时候倍感无力。可是我并没有放着这样的环境而摒弃它们,来到学校就要让他们有所改变,智力发展虽然缓慢,但是德育教育的渗透要让他们懂礼、有爱,让他们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在每天的教育教学之余我总是会想些办法让他们和班里的孩子多接触,多互动,让孩子们的纯真和热情去感染他们。班级中有很多热心的同学知道我的安排后在学习生活中也主动帮助他们,和他们多聊天,多游戏,让他们感受集体中的温暖。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是我的教育宗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收获,不能因为他们的“特殊”就放弃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我一个人的爱是有限的,但是集体的爱是无限的。在我的班级中,我将爱的教育放在首位,让每一位孩子都一颗善良的心。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从每一个细节入手,让他们去做,去感受。这爱是无私的,是平等的,是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只有做到了平等的爱每一个学生,才会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这一点正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教育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作为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权,学生的独立性,学生的差异性,不要用成人的是非观念判断学生孩子是一个成长中的人,虽然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在人格上完全与自己平等,具有令人憧憬的未来。所以我们要像对待我们的同事那样来尊重学生,与他站在同一个角度上看待他的世界,走进他的心里,多给予孩子们需要的尊重、信赖、理解、宽容与等待。要让孩子学会爱,教师必须先付出爱,先让孩子感受到爱。让孩子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爱。如晨间接待时在门口热情的和孩子打招呼,摸摸头、拉拉手欢迎他们的到来。我还有意识的寻找机会拥抱每一位孩子,分担他们的忧愁,分享他们的快乐。一个深情的拥抱传递着我对孩子们无限的爱:包容、接纳、关爱、信任、鼓励。活动后休息时,找孩子谈谈心,对特别的孩子给予特别的爱,当孩子感受到被爱的快乐之后,老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付出爱也同样快乐着。

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断地向孩子们表示谢意。看得出来,孩子们脸上充满了满足、快乐和成就感,真正体验关爱他人同样快乐着。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尤其是小学生,一句由衷的赞誉,或是夸奖,都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以往自己是怎么做的,而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的关心却尤为强烈,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对自己积极行为结果的评价,更作为未来行为的标尺。

爱作为人类特有的情感,在人的心理上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内驱力。新型师生关系更进一步要求教师真诚地热爱学生,并通过对学生尊重和负责任来体现这种爱,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爱的教育应当是整个德育的主旋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爱应是最重要的理性行为。爱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的传递往往是在日常琐事中完成的,父母与子女的情感建立往往就是这样。教师作为师生关系的主导者,需要“有意”地发现、寻找、创设“有情”情境,运用超乎于父母兄弟的爱、富有更多理性的爱,去感染学生,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为他们形成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打好基础。

爱的力量是神奇的,这种力量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它可以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可以帮学生找到自信,用一颗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虽然早已知道,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对于做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无怨无悔。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创造性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家长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去爱自己的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绝对没有模式和规律,但爱一定是心灵、情感、智慧的花朵,没有心灵美感的爱是粗疏的,没有智慧的爱是非常平庸的!将“爱”分撒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爱”的培育中尽情绽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将“爱”分撒给每一位学生  学生  学生词条  
教师

 教师如何做到有效关爱学生

教师如何做到有效关爱学生——《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养成》学习体会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所有从事教育事迹的人都懂这个道理,而且在实践中更多老师对学生们倾...(展开)

教师

 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怎样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我们一直在不断思考,且不懈努力。2017年9月21日,珠江路校区香中讲坛的主讲教师马剑影老师,讲座的题目就安排为“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