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蚌埠组织了3000多名50岁以下的教师,利用周末时间走进考场,开展一月一次的“赛解题”活动。“赛解题”重点考察教师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所任学段所任学科的解题能力。本次考试中,有的老师取得了超过140分的高分,也有多所学校老师的平均分数没能及格。高三数学老师解题能力考核不及格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老师自己不会解题,怎么教学生?对此,有老师表达了不同观点:必须要会解题才能教好学生吗?老师的水平体现在“道”,而不是“术”。
解题成绩高低不是判断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但应是一个重要标准。解题能力强不代表一定能教好学生,但解题能力差一定教不好学生。一个教师对自己的知识储备没有把握,怎能清晰地向学生传道授业?教师自己解题能力不行,如何为学生释疑解惑?教师解题能力不行,至少说明了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和课标。安徽蚌埠本次“赛解题”的题目是模拟高考试卷设计的,中小学考试一般都是围绕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出题,若对课标要求不明确,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没有熟练掌握,未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很难考出好的成绩。
二是教师平时缺乏必要的实践训练。教育界一直倡导语文老师要写下水作文;理科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自己要先做一遍;理化生学科需要做课堂演示实验的,老师课前要先做一遍。只有亲自尝试,教师才能了解题目的难易程度,才能掌握各种解题方法,才能知道学生答题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并给予怎样的指导帮助等。“光说不练假把式”,教师只会“讲”不会“做”,不仅教不好学生,还会阻碍自己的专业发展。
三是教师对试题研究不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中考、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强调分数优先。教师要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不仅要在日常教学中研究教材、课程标准,还要研究考纲和最近几年的重要考试试题,总结规律,揣摩重点,把握方向,以便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训练。
解题能力是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民间有“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道)不出”的俗语,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有的老师虽有真才实学,但缺乏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而不会解题则是老师肚里“无货”的表现,这比“有货倒(道)不出”影响更大。
老师教学既要有“道”,又要有“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老师该有的专业素质。老师解题能力不高,不可等闲视之。对此,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要高度关注,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引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教师个人要引以为戒,倒逼自己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夯实专业基础,使自己成为“术业有专攻”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