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教育厅起草了《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得硬性要求中小学教师关注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微信公众号或通过网络投票、点赞、答题、知识竞赛、推广宣传等方式开展与教育无关的活动;严格限制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会议和发文数量;不得在工作群、政务APP上滥发通知、随意安排工作任务;不得要求教师随时回复工作群信息。(9月10日 澎湃新闻)
教师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为教师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减负的文件发了一个又一个,但教师的负担却依然很重,甚至没减反增。有要求,有措施,有行动,可教师的负担却没有减下来。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各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执行时,习惯于抓大放小,重视“大负担”,忽视“小负担”。相较于大负担,小负担容易减,却往往被忽略,其结果是大负担没有减轻,小负担依然存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许多学校推行无纸化办公,要求教师将工作安排、通知等都发到工作群。通过工作群安排工作,不仅降低了学校的管理成本,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在此过程中,不少学校强制要求教师收到工作消息后及时回复。表面看,教师回复“收到”二字,只是举手之劳,并非难事。但是,如果所有教师都在工作群回复,工作安排或通知消息就被数条“回复”顶了上去,如有教师需要回顾此条消息,必须上滑屏幕才能看到。
与之类似的小负担有很多:学校要求教师关注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微信公众号;通过网络投票、点赞、答题、知识竞赛、推广宣传等方式开展与教育无关的活动;要求教师在工作时拍照打卡,并将照片上传至学校工作群……这些小负担,看似微不足道,但汇集在一起,便是大负担,令教师精疲力竭。
“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为教师减负,既要大题细做,认真梳理那些被忽略的小负担,充分认识其危害;也要小题大做,重视那些微不足道的小负担,并将其列入减负清单,作为减负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大幅度地减掉小负担,从而解决教师负担过重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