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学科研工作者,笔者的工作之一就是听课、评课和反思。某次听课,恰有两位老师同上《狼牙山五壮士》一课。
其中一位老师较年轻,课堂流程为先布置初读任务,再进行14个生字识字练习,接着对课文中重点词语进行解析。20分钟之后,布置朗读课文的学习任务。最后十分钟,师生以“关键词”为中心开展状似“热烈”地讨论,初步归纳总结主题。整个课堂遵循着“起、承、转、合”的操作规律,课堂结构层面比较正常。
下课后,笔者问学生们:“如果你当时是‘五壮士’之一,你会不会像他们一样英勇地跳下去?”有的孩子飞快地回答“会”;有的孩子在犹疑,回答说:“这是写书啊,我又没在书里,怎么会跳?再说我舍不得爸妈。”
学生的回答突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老师的奋力渲染,没能让孩子感同身受,红色课堂没有生命的体验感。没有生命体验感的课堂,有时候会产生“白熊效应”,让孩子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反感。
另一位老师则反其道而行,对字词并不重视,也没有提阅读要求,只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接着,老师通过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如“这篇文章里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在生活中见过具有他们这种精神的人吗?”“哪些词可以表现出他的这种精神?”等。
有的孩子说到逆向而行去救火的消防叔叔,有的说到在急救科里奔跑的医生伯伯,有的说到与坏人打斗的警察叔叔,还有的甚至说想起了在寒风里把他紧紧抱住的爸爸。他们从这一系列的体验中概括出了“勇敢”“献身”这两个带有生命气息的词,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开始热切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验。
语文课中有很多红色课堂,有很多革命和革命者的故事。想让故事有听众、让听众有兴趣、让课堂有回味,关键在于要有实迹可感,才能真情动人。这个实迹不单指课文细节描写是否详实生动,更是指教师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文章的精髓。
要让红色故事讲得更生动、深刻、有活力,必须让故事浸润更多的生活色彩,并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红色课堂要密切结合生活经历,充分调动个体体验。虽然现代生活与革命年代不同,但精神的感染是相通的。把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体验,采用“叠加+放大”的方式迁移到课文中,既能让红色文化得到传承与理解,又能让孩子们体验到更丰富的课堂情感。
二是红色课堂要适当创设课堂情境,激发课堂学习氛围。现代课堂声光电影非常丰富,有条件的可以去革命基地、红色场馆观摩,可以营造高度贴合主题的情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如观看《开国大典》电影、游览圆明园遗址后学习《圆明园的毁灭》(部编版第九册)。
三是红色课堂要尊重教材的文学性,给予学生审美创造。很多老师在教语文时,都很注重字词积累,不然会影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影响考试得分。其实在阅读中,对很多词语的理解都是需要在具体语境中结合上下文的,有时哪怕“宽字读一边,长字读一截”也不影响整体把握文意和体会文本之美,每个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语言建构与运用,都有审美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