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到明年5月底前,确保90%的公费师范生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任教学校。这表明在国家层面对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出台了兜底规定,对于形成师范生培养使用与安心从教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12月27日澎湃新闻)
国家兜底统筹就业工作,有助于解决公费师范生的后顾之忧。《通知》特别指出,严禁学校“有编不补”,坚决落实公费师范生进编入岗,要求至明年5月底前,通过双向选择方式,确保90%公费师范生落实任教学校。对于仍然没有落实就业学校的公费师范毕业生,档案、户口回迁至生源所在地的教育主管部门,由生源所在地统筹安排到师资紧缺地区的中小学校任教,而且在公费师范生离校前都必须落实任教学校。这种就业兜底的硬性规定,直接让公费师范生受到国家给予的又一普惠保障,即公费师范毕业生享受国家编制,享有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
适当的政府干预有助于改变一些地区师资匮乏的现象。我国中西部的一些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缺乏的现象比较普遍,迫切需要一批高质量的年轻师范毕业生加入,但由于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如果仅靠人才市场这种单一调节方式,很难解决“老少边穷”地区师资缺乏这个大难题。借助和发挥政府调控的方式,运用“看得见的手”的力量,由国家出面实施一些必要的教师引进激励措施,不失为解决中西部落后地区师资匮乏的一个有效办法。在中西部一些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唯有将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结合起来,才能让优秀师范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就业由国家兜底也会吸引更多学生报考师范,有助于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养。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教师的参与和加入。通过落实国家公费师范生就业兜底规定,配合媒体舆论的引导,社会尊师重教氛围的营造,再辅以入编入岗、工资发放、待遇落实等方面的完善保障,必将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公费师范生专业,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提高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从而为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提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保障。
当然,为了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关于公费师范生就业兜底的相关规定,需要充分发挥各地方各学校执行规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需要研究规定执行情况,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努力实现政策初衷与政策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