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网传“西部某高校教师入职需要12个校领导和23个职能部门处级干部签字”。对此,该校党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表示,报到通知单需要领导签字是学校老传统,目的是让新入职教师尽快熟悉学校各部门,并没有规定非要签完。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将关注的重点聚焦在高校政策的制定环节,习惯用合法、合理、科学、民主的标准审视高校政策本身,却忽略了有些问题和矛盾是在政策上行下达过程中产生的。按照该校党宣负责人的说法,这起“误会”恐怕就是不理想的政策传达效果导致的。
不理想的传达效果会削弱政策本身的温度。高校制定政策,往往带有院校特殊的办学属性,往往是从院校建设、维持教师群体凝聚力等方面考量的,其最终目的是“促进高校健康、高效运行”。但是,由于政策传达效果不理想,让师生产生误解,并借由政策“特殊化”这个表象爆发。本来是“帮助师生熟悉学校组织机构”的政策,却让当事人得出“被刁难”的结论,更别说透过政策感受其情怀与温度了。
不佳的传达效果容易产生误会、积累矛盾。这种误会并非只发生在对“目的”的误读上,对政策中所提及的行为义务和后果责任的误解也不在少数。必须由12位校领导签字,部门负责人必须由“正职领导”签字,新教师入职必须履行这个程序……这样的政策“传达效果”是十分荒唐的。
对于一些技术性、操作性的问题,应当在政策传达之时就明确讲解清楚,否则可能会导致政策执行走样:让当事人产生与政策保持距离的心态,即便迫于外界压力,内心也不会真正认同政策本身;面对一些模糊的技术性行为义务与责任后果时,当事人自然地将自己置于“被针对”的不利地位,容易得出不利于自己权利实现的解读;当事人内心产生抗拒心理,会拒绝与政策制定者和传达者沟通,无法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由于不认同、不情愿甚至有意无意地歪解政策,会导致政策的执行偏离政策制定者预设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