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有脱单意愿的大学生们告别单身,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特别在“双十一”前推出了心理微课,传授“脱单恋爱秘籍”。从去年开始,钱江心理微课堂已累计推出16期,吸引了很多人关注。(11月11日钱江晚报)
在这个年龄段,大学生们总是容易“偏爱”这些直击情感问题的课程。因而,“脱单课”总能引起一定的新闻轰动效应。值得注意的是,“脱单课”被越来越多的学生视作一门“技术课程”,这是一种消极的反馈信号。诚然,我们不否认恋爱需要一定“技术性”,但在这个课程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命题需要关注、回答与反思。
首先,“脱单课”要引导学生关注恋爱观的命题。“脱单课”似乎已经做出了“上课的学生都有脱单的需求”的假设,这种假设已经将“脱单与否”的问题提前交与学生进行自我选择。但问题是,恰恰由于恋爱观的模糊或者缺乏,有的人才存在“脱单难题”;还有些学生是因为扭曲的恋爱观难以脱单。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处于一种以“脱单”为目的导向的氛围之中,对其身心的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脱单课”在强调“技术导向”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理性看问题。在迫切希望解决“终身大事”心理的驱使下,部分学生会陷入一些误区。比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的基本命题后,比照自身,可能过分夸大某些因素的作用,导致错误归因;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标签化的效应,被自己的心理因素“重新塑造”,产生心理健康危机。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需要学生在教师甚至是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理性认识和把握。
再次,“脱单课”在注重“技术问题”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伦理命题。在心理学的框架之下,如何描述、解释、预测甚至控制交往中的某一行为、心理现象,将成为可能。但是,这仅仅处于事实层面。在伦理层面,某些行为或技巧是否是善的,是否符合基本伦理要求,是否符合基本道德和法律要求,都是需要反思的命题。例如,因欺骗得来的爱情、被塑造的理想恋人等,这些命题长期处于被争议的状态。
最后,“脱单课”不是一门对外部活动与行为过分关注的课程,而是一门关注自我管理的课程。“脱单课”的落脚点不是让学生去塑造他人、改造外部环境,而应将重点放在在自我管理上,如建立正确的恋爱观,改正社会交往过程中的陋习,准确识别社会外部环境、他人的行为情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