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阐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旗帜鲜明地提出,“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同时提出了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举措和要求。宣传好、落实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这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重大历史课题和实践考题。
“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一个社会的文明赓续,既离不开先善其身的私德,也离不开相善其群的公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亟需全面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具有阵地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应责无旁贷地走在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前列,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发挥好学校主阵地和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当前,要把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当好“发动机”“助推器”和“加油站”,全面实施教育强国战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着力将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教育先行,知行合一。在教育内容创设和教育载体搭建上下功夫,围绕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等,不断发掘教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创新育人载体,活化培养形式,激扬信仰信念信心的强大精神力量。让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入脑入心,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行动自觉,真正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学校里的好学生、家庭中的好孩子、社会上的好少年,为将来成长为国家的希望、社会的栋梁、民族的未来打好人生底色。
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不仅要重视引导学生辨析孰善孰恶,做到懂善恶、知黑白、明是非,更要教导学生自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公共场所的举止文明到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从举手之劳保护环境到心底无私助人为乐,时时处处谨守社会公德,努力实现精神之美、行为之美、思想之美。
发挥好学校教育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影响家庭,带动社会,凝聚合力,共同营造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崇德向善成为时代新风尚,用社会的大环境、发展的大潮流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