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戒尺进课堂,使用有讲究

“熊孩子”在校犯错,老师应如何教育?有教育界人士呼吁,“请把惩戒权交给老师”。四川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该校于2018年3月开始“请戒尺进课堂”,对违规学生实施轻微惩戒,流程有明确的规定,具体流程为“一请二问三惩四慰”。“其间没有发生过一起因为老师使用戒尺,家长不满意的情况。”(6月25日澎湃新闻)

“让戒尺进校园”“把惩戒权还给老师”的呼声不时响起。去年,四川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率先“请戒尺入校”后,《中国教育报》在微信平台上的调查结果显示,近8000名网友中,94%支持戒尺进课堂,41%认为应该增加教师的惩戒权。尽管支持者众,但戒尺入校园、进课堂,还存在风险和压力。不过,从实施一年的结果看,使用是得当的,学风得到了改进,没有出现家长不满意的情况。

即便如此,戒尺进课堂的风险依然存在,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要明确戒尺使用的裁量权、界定惩戒的度、因惩戒导致不良后果的责任等。

首先,戒尺使用的裁量权,谁把握。该校明确规定,如果学生违反了校纪班规或老师所作的其它规定,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写作业马虎或不完成作业、目无师长、品行不端等,老师就可以动用戒尺对学生实施轻微惩戒。但从规定看,戒尺的使用过于宽泛,似乎只要学生违纪,就可以使用戒尺进行惩戒,这是戒尺依赖症,把教育窄化为惩戒,有违戒尺进课堂的初衷。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把戒尺使用的裁量权交给老师,且不受任何约束,很容易出现滥用的现象,即用惩戒代替教育。因此,戒尺使用的裁量权由谁掌握是戒尺进课堂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惩戒的度,谁掌控。按照该校的说法,所谓惩戒就是轻打学生手板两下,老师在打之前也会自己试一下力度。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孩子犯错误是不宜打的。把戒尺作为惩戒的工具,把惩戒定义为“打”,这样的戒尺进课堂,进得去,留得住吗?更何况,轻与重如何界定,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难题。何为轻,何为重?试打的力度和打学生的力度,如何拿捏得准确无误?都难以界定清楚,也难以掌控。即使拿捏得很准,也可能存在争议,毕竟老师和学生对轻重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可能老师认为轻,而学生却认为重。因此,惩戒的度,具体地说,“打”的轻重,由谁掌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界定清楚,不能出现歧义。不然,惩戒则有可能成为体罚。

再次,惩戒酿成的不良后果,谁承担责任。孩子都有自尊,他们犯了错误,有时候心里很后悔、很害怕,就怕别人知道。这时候,如果当众受到惩戒,被老师打,他们脆弱的心有可能难以承受,甚至做出傻事,出现意外。从目前的情况看,戒尺进课堂深受家长欢迎,他们认为是好事。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因为被打而发生意外,家长对待戒尺的态度就会改变,不再认为是好事,就会找学校和老师讨说法,要求老师和学校承担责任。到那时,学校和老师只能“吃不了兜着走”。因此,如果因为惩戒出现学生离家出走等意外情况,谁承担责任,则是一个现实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良药苦口利于病。尽管戒尺具有惩戒和威慑作用,但未必是“良药”,而且还“苦口”。戒尺进课堂,可以尝试,但使用戒尺有讲究。一方面,不要对戒尺产生依赖症。戒尺底下未必出好人,可用可不用,坚决不用。不到万不得已,也坚决不用。尽量少用,掌握火候,用到关键时刻,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敬畏戒尺,进而敬畏规则。

另一方面,使用戒尺要高举轻放。好学生不是打出来的,无论是重打,还是轻打,未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好处。戒尺的使用要高举轻放,重在发挥它的威慑作用,引导学生把戒尺立在心中,明白无论干什么,既要有“戒”,也要有“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戒尺进课堂,使用有讲究  戒尺  戒尺词条  讲究  讲究词条  课堂  课堂词条  使用  使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