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要求到2022年,全体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
2013年至2017年,教育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1.0,取得明显成效,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但仍然存在着重教师个体学习轻学校整体应用、学与用未能紧密结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乡村教师应用能力薄弱、支持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回顾能力提升工程1.0的推进过程,分析各地建设资源、实施培训、开展测评、推动应用等工作情况,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需要解决好以下矛盾。
第一,解决好培训资源建用的封闭性与开放性以及培训资源本身的前沿性与适应性之间的矛盾。能力提升工程1.0的培训资源主要由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和机构开发、提供,且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协作,封闭性强,缺少企业和社会机构的参与,缺少与中小学及一线教师的互动,培训资源建设与使用单一化。能力提升工程2.0需要着力面向社会,面向兄弟培训院校和机构,面向中小学校及教师,共建共享培训资源,增强资源开发、提供的开放性。
要立足引领未来教育,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支持的实物情景和实训操作等培训资源,增强培训资源的前瞻性。要立足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学校,适应贫困地区乡村学校信息化发展需要和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需求,增强培训资源的适应性。
第二,解决好培训方式运用的多样性与实效性之间的矛盾。能力提升工程1.0的教师全员培训,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进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提高了参训率。但是,在一些地方却存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两张皮、学用分离的问题,导致参训教师的应用能力提升效果并不理想。
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训要做到方式多样、实效突出。就要围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推动教师研训这一主要要求,采取校本研修、区域教研、教师选学等多种方式,将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其中,信息化教学的校本研修要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活动;网络研修要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第三,解决好培训指导行为的全面性与针对性之间的矛盾。能力提升工程1.0的教师全员培训指导,由于培训偏重于网络研修,培训指导仅仅依靠线上提供的网络协同研修工具和学科教学工具,而培训专家和培训者指导严重缺失,甚至缺位,校本研修效能低下。
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训指导,首先要重视全面性,网络平台的线上指导与面对面的现场指导相结合,专家和培训者指导与学科专业骨干教师指导相结合,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教学全程指导;其次,更要突出针对性,以中小学校申报研修主题和培训需求为前提,以开展教师研修伴随式数据采集、挖掘、分析、诊断为抓手,实现及时干预、个性化指导,支持和帮助教师破解学科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四,解决好能力测评开展的数据采集的真实性与测评助学的精准性之间的矛盾。能力提升工程1.0的测评包括诊断测评、培训测评和发展测评三个阶段,主要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测评工具和测评系统进行,代测代学代考的教师比较多,尤其是乡村学校和老年教师,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
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要重点解决好这个问题。为此,一方面必须在以校为本、整校推进、学校自主上着力,将校长(园长)及学校团队纳入其中,以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为重点,实现教师人人参与研修、个个主动应用,让伴随式数据采集成为现实;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利用网络技术和工具等,收集教师教学、教研的常态数据,进行数据综合挖掘,支持精准诊断、及时干预和个性化服务。
第五,解决好推动应用工作的组织管理多层次与实践应用单主体之间的矛盾。与能力提升工程1.0相比,2.0的重心进一步下移、阵地进一步前移,其实施突出区县负责、学校自主,突出基于课堂、应用驱动。组织管理方面,省级负责统筹规划与管理,市级负责组织管理,县级是责任主体,学校是关键节点。四级组织管理体系,哪一个层级和环节被弱化或缺位,都直接影响工程推进及实施成效。
能力提升工程2.0要求,50学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可见,2.0工程实施落地在学校,落点在课堂。实践应用的单主体特点赋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自主权选择权。整校推进势必导致学校计划的统一性与教师个体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凸显。对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的要求更高,对县区培训团队指导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求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