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学教育,请回归你的从容与淡定

最近,和一位朋友微信闲聊,他说他家的孩子因为上课过程中紧张呕吐,而被接回家休息了。这个孩子还只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我不禁轻轻叹了一声:孩子上学的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刚上小学就搞得这样神经兮兮,长此以往又怎么得了?

在我们的印象中,小学,是最不应该出现学习焦虑和教学紧张的一个时期。而现实却恰恰和人们开了一个玩笑:有多少小学生早早地成了“眼镜先生”,有多少孩子的节假日被各种作业和辅导班包围,有多少颗渴望到室外放松而不得的小小心灵,有多少家长因督促小孩子写作业而身心俱疲。

不输在起跑线上,是这些年来全社会学生家长普遍的焦虑。面对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初、高中生及其家长焦虑不难理解。然而,孩子从幼小衔接、小升初便一路奔跑,一头扎进辅导班与作业堆中,却值得全社会反思:如果小学段也出现了崇尚分数的状态,那我们的教育一定是出了问题。如何消减、破解家长从孩子一入学便产生的焦虑不安,已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早在2005年,科学家钱学森多次提出同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也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时至今日,这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仍无法破解。在众多原因中,作为基础之基础的小学段教育,是否在加重孩子的学习焦虑、抑制孩子的创造热情上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审视各级教育部门尤其是县级教育部门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如果中高考是中学段的教学指挥棒,每学期每学年的评比考核便是小学段的隐形指挥棒,虽然容易被忽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评比考核关乎着一个区域内各小学的声誉及评价,关乎着各学校管理层的考核升迁与待遇,关乎着身在其中的普通教师的考核和绩效,实际上其所起到的压力和倒逼效果,并不逊色于中高考。在一些地区,由于地方政府部门或教育部门对教学成绩格外重视,层层的压力传导之下,各小学对成绩的推崇和对教学的紧抓程度也就必然丝毫不亚于初中与高中。当“上有所好,下必趋焉”之时,说小学教师压力山大、小学生有忙不完的课业,似乎并不为过。

教育,需要合乎教育规律与教育思维,拒绝行政思维和政绩思维,对于为孩子打基础、培兴趣的小学教育来说,尤其如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学校除了教授必要的基础知识,更应该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引导并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相较教学成绩和学习分数,前者应该被提到更高、更显著的位置。很多发达国家对小学教育的清晰定位与坚定实施,也已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小学生应充分感受活泼成长的乐趣不该过早地充满学习的疲劳感,更不该产生对学习成绩的恐惧感。小学教育,亟待卸掉不该有的沉重包袱,回归宽松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回归该有的从容与淡定。做到这一点,对小学教育的清晰定位和认识,对小学教学成绩的应有淡化,对小学课程与活动的统筹安排落实,职能部门及学校的底线坚守,对外来干扰的明确拒绝,尤为重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词条  淡定  淡定词条  从容  从容词条  回归  回归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