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留守儿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身处偏远山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孩子们。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亲情的呵护与滋养,许多孩子对亲情几乎失去概念,甚至对身边本应该亲近的人,几乎毫无亲情可言,包括老师和同学。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六千万以上这样的“留守儿童”,近几年,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报道也屡见报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这一问题,我在前几年的《谁来关注留守儿童》一文,已经做过表述。
今天,我想谈及的是另一类数量同样不少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没有外出打工,但是他们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被父母送到了寄宿学校,周一到周五全天候封闭在学校里。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水平等方面比大山深处要好的多,按理说,他们应该比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更能感到快乐、幸福。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周一时,他们眼含泪水地不舍父母远去,周五的时候则站在门口眼巴巴地等待父母,他们渴望与父母团聚。作为一名在寄宿学校任教多年的教师,每次看到这些孩子的眼神,我就会想到留守在大山里的孩子期盼见到父母的眼神,一样的令人心酸。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事情。一个男孩从小学一年级被送到了当地的武术学校。到了二年级,家长为了让孩子上更好的武术学校,又把男孩送到了二百多里地以外名望较高的武术学校。学校的武术教学水平高了,孩子的武术水平本应该渐涨,实则并不然。
由于离家太远,加上离家的时间太长,孩子要近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习练武术中遇到的困难、生活上的不适都成了孩子不愿意在离家很远的武术学校呆下去的理由。所以,每次假期返校时,孩子总是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去学校。
终于,有一次开学日,在妈妈将其送到学校以后,还没等妈妈到家,孩子就翻墙逃离了学校。最后,父母不得不面对现实,再也没有强迫孩子,并将孩子转学到老家的小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老师研究发现,孩子过早住在寄宿学校,性格容易孤僻。同时,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只有在孩子上大学时才会让其寄宿在学校,这样做是有一定的依据,因为孩子的童年最不能缺失的就是父母的亲情陪伴。
白岩松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任何一股力量可以代替父母与孩子的亲情交流,任何一个优秀老师永远不能代替父母从小对孩子言传身教的熏陶。
而现在,许多年轻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再加上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的品格,会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周末再接回家。这些缺少父母亲情呵护的孩子与大山里那些长时间见不上父母的留守儿童,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虽然在寄宿学校工作,但对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寄宿在学校,和白岩松持一样的观点:坚决反对!对自己的女儿,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直到现在,女儿即将读高中,由于学校的规定,她需要第一次离家去学校住宿。虽然是第一次在学校住宿,但女儿并没有表现出不适应,因为从小她就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每当开学,女儿总会自己提前准备好开学的用品。等开学那天,我只需要送孩子到学校即可。
谈及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美国、日本的一些家庭,虽然到了大学才让孩子离家去学校住宿,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很重视孩子独立性格的养成。孩子从小就参与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到了18岁之后,就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父母也不再提供经济来源,不像我们身边的许多年轻人,有了自己的孩子还在“啃老”。
人生短暂,童年时期更是稍纵即逝。作为父母,应该在孩子品行养成的关键时期——童年,多陪陪孩子,多给予孩子一些亲情的滋润、温情的呵护。有了父母亲情的滋养,孩子的情感之河才不会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