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家校共育是关键

高考进入倒计时,沈阳一名18岁高三女生偷偷挥刀自残,嘴里喊着:“快被逼疯了!我不行!我不参加高考了!”沈阳市精卫中心心理专家刘长辉表示,最近一个月来,前来咨询的中高考考生扎堆。让人唏嘘的是,有些考生已向家长坦承有焦虑抑郁症状,家长却不相信,武断地认为孩子闹自杀是在装病,以逃避学习压力。(5月25日沈阳晚报)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并有日益加重的趋势。据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76%,其中程度比较严重、已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占3%。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是自我封闭、自卑、焦虑,甚至是恐惧、厌学、妒忌、敌视等。

为何现在的中小学生会产生心理问题呢?究其根源,我认为,原因主要有四:一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自卑心理,如家庭出身不够好、身材相貌较差等;二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产生的倦怠心理;三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协调引发的逆反、对立、嫉妒、敌视等心理;四是因为信心缺失导致的迷惘心理。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其心理问题,还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关键。

家庭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氛围会影响儿童的性格发展。在民主有爱的家庭中,孩子不仅乐观自信、待人和善,还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在关系紧张、矛盾冲突频发的家庭中,孩子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父母是孩子在个人品质塑形阶段的主要模仿对象,因此,家长除了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给孩子

现在大多数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偏重于智力开发,而不顾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置若罔闻,只注重物质上的保障,忽视了精神上的营养。而当孩子向家长坦诚有心理问题时,家长却置之不理,反而武断认为孩子是在装病。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家长也“病”得不轻。北京教育专家、“开心妈妈”屈开教授曾提出“孩子有病,家长吃药”的观点,每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家庭教育之外,学校教育是学生的又一重要课堂。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得还不到位,机制不健全、设备不到位、师资不合格等都是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校在重视智育的同时未能有效实施德育,使管理重心向教学倾斜,而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疏于指导、研究和教育。为此,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专业性的观察、分析,同时,还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开展有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共育  共育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  品质  品质词条  关键  关键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