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谈到,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强化乡村教育一体化发展,并以有力政策加以调控。目前,大部分乡村学校在硬件设施上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但办学条件的改善并没有完全改变乡村教育与城市(镇)教育的差距。因为教育的差距不在硬件上,而在教育质量上,而教育质量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差距。
我认为,要想让每一名乡村儿童都受到更好的教育,关键因素是教师。只有解决好优秀师资愿意投身乡村教育的本质问题,即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乡村教育才能走上优质发展的轨道。
下得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物质需求虽然是个体的重要需求,但并非是全部需求,仅靠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师范院校毕业生下乡任教的问题,更无法让城市(镇)优秀教师逆向流动到乡村学校。要想解决下得去的问题,就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及今年的两会都把美丽乡村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美丽乡村建设好才有可能吸引优秀教师前来。
留得住。乡村教育要想留住优秀教师,除了保障物质待遇外,还要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首先,要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将乡村教师培训切实纳入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内,在保障经费及培训时间的前提下,探索多元的培训途径,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培训质量。其次,要多关注乡村教师的精神需求,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研究。同时,要建立针对乡村教师的人才培养计划及职称晋升体系,让每一个投身乡村教育的教师有奔头、有尊严、有获得感。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乡村教育。
教得好。教得好不仅是国家及社会对乡村教师的期望,也是教师个体发展的目标。而要想教得好,既需要教师个体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及社会系统的支持。从学校层面来说,既要立足教师的现实发展,又要关注教师的长远发展,必须要为每位教师搭建个性化的成长平台,并且为教师实现个性化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应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教育的综合投入,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给乡村学校足够的办学自主权,允许乡村学校间存在可允许范围内的差异,并为乡村学校开展教育实践和教育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办好乡村教育不仅是教育系统的一件大事,也是民生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优秀的乡村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优质的乡村教育。投身乡村教育,为振兴乡村教育奉献才智,是教师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