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础在教育。目前,乡村教育存在较多问题,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技能人才培养与乡村发展需要不匹配。
当下,农业技能人才匮乏到什么程度呢?说说我身边的情况。
人们都认为农村脏、乱、差,出身农村考上大学的青年人毕业后也几乎都在城里扎根了。不仅考上学的远走高飞了,就是没考上学的年轻人也都去城里找工作,仅是逢年过节回家看看。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的,只剩下妇女和老人。
20世纪中期,苏联农村人才匮乏。当时,苏霍姆林斯基在《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一文中对这种情况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说:“如果农村青年中在智力发展方面最好的这部分人继续地离开农村,那么农业生产的发展必将有一天会停滞。我们整个社会的利益要求,应当让智力上发展的、受过教育的青年人去充实农村。没有这些人,就既谈不上农村的科技进步,也谈不上农村的智力丰富的精神生活。”
这并非耸人听闻。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破解人才瓶颈,聚天下人才而用之。那么,面对乡村人才流失的现状,义务教育要做到为未来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专业人才,如何才能做好奠基工程呢?我认为,除了引导孩子学好文化知识外,应该从小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三颗种子。
一是职业平等的种子。
当下,很多乡村教师教育孩子时,都会拿“你们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将来只能当农民”之类的话来警示他们。无疑,这是对农民的偏见,对农民的歧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是正当的、合乎道德和法律的,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早有论述:“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不管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有益于人民和社会,同样是光荣的,同样值得尊重。”
农民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农民,人吃什么?因此,农村义务教育要逐步改变孩子“远离农业和农村才是成功”的观念。
二是情系家乡的种子。
家乡犹如母亲,每一个人都是吸吮家乡的“乳汁”长大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像爱母亲一样爱家乡,家乡面貌落后就应当立志于发展家乡。
我市的一位领导,在注重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外,还着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求辖区学校对孩子进行家乡教育。他还组织各个行业的精干力量,不惜资金投入,挖掘区域内的亮点,诸如历史掌故、传统文化、经济名片、家乡名人、奇山异水、愿景展望等。在此基础上,他还组织编写了地方教材,免费发给孩子阅读,用来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怀,激发孩子建设家乡的愿望。
当然,教育孩子热爱家乡,并不意味着希望孩子只留在家乡务农或回乡创业。梦想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到祖国各地的不同岗位施展自己的抱负,为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样是令家乡自豪的事情。三是热爱劳动的种子。
当下,不仅城里的孩子缺乏劳动意识,就是农村的孩子也基本不会主动参加生产劳动。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和家长担心参加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农村义务教育开展涉农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天然的优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若学校有充裕的场地,还可在校园里开辟劳动实践基地,供孩子们大显身手。或是向当地政府申请,在校外给孩子划拨一块“试验田”,或是在征得农民伯伯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孩子直接走进责任田参与生产劳动。通过组织孩子参加农业生产,让他们在体验劳动辛苦之余享受劳动的乐趣,能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佩蒂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让孩子亲近土地、热爱土地、敬畏土地,土地必会回馈我们无穷的财富。振兴乡村,农村学校要担当起特殊的使命,要努力消除世俗偏见,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土地的精神,为未来的农村建设打好人才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