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时指出: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
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瓶颈有两个:一个是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低的问题,另一个是幼儿在园安全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的滞后。农村教育目前着力解决的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教育资源重点向义务教育倾斜,虽然也兼顾到了学前教育,但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
一是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还没有普及,村级小学、教学点校中园也没有全覆盖,致使家长送幼儿入园成本高、难度大,入园积极性不高。
二是专职幼儿教师严重短缺,多数农村幼儿班教师由小学教师兼职。兼职教师专业性不强,缺乏幼儿教育教学经验,难以保证保教质量。村级小学、教学点幼儿班兼职教师同时兼任小学课程,其精力和关注点在小学,对幼儿班投注精力少,而且要批改小学作业、管理小学班级,分身乏术,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所以,农村学前教育要让老百姓安心放心,就必须做到村村有幼儿班,班班有充足且合格的幼儿教师。
幼儿在园安全问题方面除了设施设备安保措施不健全外,重点是监管力度不够:一是幼儿园对教师的管理不到位;二是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不到位。农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离园距离远。
近几年,幼儿教师凌虐幼儿事件时有发生,但多发于民办园,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公办园远远不能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民办园占据学前教育的半壁江山;二是民办园教师专业素质和师德品质参差不齐,对幼儿爱心不足,对凌虐幼儿的错误行为认知不够。另外,民办园管理松散,教育行政部门对其监管也不能做到全方位。解决幼儿在园安全问题的着力点仍然是加大学前教育的国家办学行为,包括资源配置和教师培养。
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仅是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福利,也是为民族未来负责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还要考虑均衡发展的问题,在资源供给上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尤其是在农村学前教育起步阶段就要做到均衡规划。既要考虑到农村生源减少的现实,还要考虑农村幼儿入园成本的问题,更要考虑师资配置的难度。
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只是一个技术手段,能保障幼儿在园安全,但不能保障保教质量,而提高保教质量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因此,合格的幼儿教师的培养才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