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为了让新任农村教师接受城区优质学校在理念、业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安徽省界首市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开展“顶岗培训”模式探索,让农村新教师进城“顶岗培训”,城区老教师下乡“顶岗支教”。(12月25日中国教育报)

两种“顶岗”,一培训,一支教,不仅有效解决了新任农村教师进城培训后的师资短缺问题,也解决了新任农村教师缺乏规范教学训练、缺少有效教学实践经验传授问题,同时还打破了城乡间原本相对封闭的教师交流难题,使得城乡教师之间有了“能出能进,有来有往”的良性互动,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农村教育的师资结构失衡、质量不高等难点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洼地”和“短板”,为跳出洼地,补齐短板,各地都在下大力气将优质资源向农村教育倾斜,希望通过这种倾斜使农村教育实现“弯道超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体发展。在这中间,如何培养一支下得去、用得上、教得好、耐得住的农村教师队伍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2015年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对乡村教师队伍有这样的表述:“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6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建好乡村教师队伍又指出:“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农村教师队伍、城乡教师轮岗……当把这一系列关键词连接起来时,一副农村教育的发展路线图就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而发展关键的指向都在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要建设好农村教师队伍,思路是关键。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这就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农村教师队伍如何建?需要集思广益,汇聚各方力量寻思路、想办法,在把现有教育政策用好、用足、用活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味地等待只会错过农村教育发展的机遇期,所以,要深挖根源、整合资源,到广大农村教师当中去,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对于教育的看法和意见,解决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让其安心从教;要盯住重难点问题,问诊把脉,多想办法,一点点地理顺思路,完成目标。

要建设好农村教师队伍,打破教师身份限制是核心。教师只有打破原有的“学校人”身份,成为“系统人”,城乡教师交流才能从根本上成为现实。现行制度之下,教师都有特定的归属,即属于某个学校。个人身份、工资关系、福利待遇、职称等都与学校紧密相连,一旦出现人员调动等情况,上述利益牵绊随之发生变动。再加上城乡之间本就存在的各种差异,更使教师平等交流成为难点。但如果教师身份不再依附于某个学校而转变为“系统人”,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校根据工作岗位确定选聘教师的数量,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学校对各岗位教师予以聘任,对于学校落聘教师则可以在系统内进行再聘,这样,既扩大了人员使用的范围,也扩大了教师流动的区域。

要建设好农村教师队伍,制度联动是保障。农村教育有其特殊性,农村教师也有其特殊性,两种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以城区教育发展和提质思路来发展农村教育,也不能以城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来建设和管理农村教师队伍。要让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就必须将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落到实处,将农村教师优先评聘职称的待遇落到实处,将乡村教师荣誉职级落到实处,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摆到重要的位置。

孔雀为什么东南飞?农村为什么留不住老师?工作环境差、发展平台低、生活不方便等问题是原因。建设好农村教师队伍需要多方合力,要把政府的政策落实到农村教师身上,让他们在付出的同时劳有所得、劳有所获。如是,教师到乡村下得去、用得上、教得好、耐得住的愿景才会成为现实。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任重而道远  任重而道远词条  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词条  农村  农村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