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农村地区部分特岗教师中途离职引发关注。据当地的一些家长反映,因内黄县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国家通过特岗教师的政策输送了较好的资源,但近年来,部分特岗教师中途离职,导致师资不断流失。(12月16日澎湃新闻)
特岗教师流失现象并非个案,而是当前农村地区教育领域出现的突出性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对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加强,一大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特岗教师队伍,为农村教育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师资短缺、教师结构老化的现实问题。然而,大量特岗教师招进来、分下去,却出现留不住的难题。
一批特岗教师仅仅将农村教师身份作为人生短暂的落脚点、自我蓄势能力的中转站,刚刚步入农村教育的岗位,便一心准备各类考试,要逃离乡村教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农村条件艰苦,远离自己的家乡,特岗教师对于自己所任教的学校没有归属感与亲近感;另一方面,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偏低,与其对工作的付出与精力的投入不成正比,难以让特岗教师有体面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特岗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看不到成长的希望,没有理想的晋升渠道,不能在职业生涯中体验到获得感。
要解决特岗教师流失问题,需要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保障特岗教师生活条件,使其安居乐业,更需要打通人才晋升的渠道,让特岗教师能感受到成长的富足与快乐。
人生在世,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温饱,满足物质生活的欲望,更在于实现自我的价值。一些特岗教师正值青春年华,他们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农村,从高等学府来到乡村学校,环境的巨大差异势必会给他们的思想带来冲击,而如若他们难以在职业中感受到教育的价值、获得专业的情谊、探寻教学的乐趣,那么,乡村生活的枯燥与乏味势必会让他们内心痛苦,进而滋生脱离乡村的急迫需求。
在一些乡村学校,由于师资匮乏、教师年龄老化、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混乱、教师培养培训机制与教育教学研讨机制不合理,特岗教师很容易随波逐流,以至于厌倦乡村学校的生活状态,造成自我价值迷失,引发内心情感的极度不安。这些不能不说是特岗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所在。
要让特岗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不仅要在物质条件上予以满足,更要在精神生活上予以指导;不仅要提高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更要建立完善乡村教师晋升的渠道。
首先,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乡村学校在区域教育整体结构中处于劣势,也是教育的薄弱区域与重点区域。加强乡村学校管理,优化乡村教育环境,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才能改变乡村教育气候,让特岗教师看到希望。乡村学校更应当形成常态化教研机制与教师培训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营造乡村教育的专业氛围,带动引领特岗教师在教学上寻找人生的乐趣,在专业成长中体验到个人实现的精神富足。
其次,要畅通教师流动渠道。在人才高度流动的整体大环境下,教师流动也应遵循人才流动原则,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农村师资队伍结构,让优秀的人才看到晋升的渠道,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毕竟不能将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圈在农村学校一辈子。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适度实施岗位晋升计划,确立流动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引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再次,要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留住乡村教师需要政策的扶持与激励,要通过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岗位晋级向农村倾向,让乡村教师获得更多的激励。同时,还需要通过“最美乡村教师”“优秀乡村教师”等评选活动,给予乡村教师以精神激励,让乡村教师感受到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尊重,让乡村教师更有尊严地生活在乡村教育的大地上,感受到教育之趣、教育之乐、教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