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重在课堂创新

爱问是儿童的天性,学龄前的孩子通常会围着大人不停地问“这是什么?”“为什么?”然而进入中学之后,课堂上问“为什么”的学生反倒越来越少了。(11月15日中国教育报)

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何会随着课堂学习时间的累积而逐渐淡化呢?

时下国家大力倡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和组织者的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越来越不敢问与教师对问题的组织和表述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如果教师对问题的表述不明确或太空泛,就会使学生抓不住要领,缺乏思维的定向而失去思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产生胡思乱想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不能作答。另一方面,课堂缺乏民主气氛致使有自卑或紧张心理的学生有问题而不敢问,也不想问。

因此,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教师必须从教学设计、问题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创新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只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呈现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才会有问题想问。

教师要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心态,又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可探索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现实情境,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其次,合理评价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敢问。中小学生非常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既喜欢表现自己,又非常怕出错,特别是当着很多人的面更不会轻易开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在课堂上,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凡是问题中有合理成分,要及时肯定,即使有不合理的成分也要用积极的态度挖掘出闪光点。

第三,主动参与活动,形成问题意识,让学生善问。陶行知先生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并不容易。学生不善于提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该怎样提,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的要求等没有掌握。没有创造性的教就没有创造性的学,没有创造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为空谈。善问,不能光靠知识熟练程度来解决,它应是知识的升华,只有新颖、创造性的问题情境才能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另外,教师在提问中要注意问题语言的表述,要用简明、确切的语言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发问,缩小回答内容的范围,避免歧义的产生,从而使自己提出的问题既切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又能使学生的思考和作答具有明确针对性,防止低效教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敢问、乐问、善问,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才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重在  重在词条  课堂  课堂词条  意识  意识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  创新  创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