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九大以来,教育的均衡发展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如何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如何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再一次引发关注者思考和讨论。
作为一名扎根乡村学校工作30多年的老教师,我亲眼目睹了乡村教育的发展,近几年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地方政府的投入,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均衡。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环境简直是焕然一新。
具体地讲,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了应有的改观。规范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各种标准的实验室、标准的运动场等硬件建设为农村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农村的孩子有学上,上得起学,特别是“两免一补”、学生营养餐实施以及教育扶贫政策的落实,让农村的孩子燃起了希望的梦想;教师待遇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进步飞速,乡村教师得到了有益补充。
但是,乡村学校具有其特殊性,其中寄宿制是山村学校最大的特点。留守儿童居多,家庭教育滞后是山村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而这些特点使得乡村学校的老师压力大,负担重。我认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除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外,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有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从而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
首先,应解决教师住的问题。几年来,为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条件,国家把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困难作为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并推行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但是到目前为止,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还十分滞后,有的学校老师还租住在校外。这既不利于对学生的管理,也不利于老师工作和生活。
其次,应加强学生宿舍楼的建设。当前,农村学校学生宿舍楼建设是学校建设的薄弱环节。现在的农村学校学生宿舍楼大多数是老教学楼改造的,寝室大而拥挤,没有配套的生活和消防设施。这种寝室安全隐患十分严重,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为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其三,应适当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减负”。寄宿生的大量存在,加大了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教师除了要完成好白天的正常工作外,早晚还要加强对寄宿生的学习辅导和学生管理。一天到晚全是围绕学生转,教师的学习时间只能放在周末,专注于教育教学研究的时间十分有限。
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基础教育而言,就要改变乡村教育的滞后状态,加大投入,补齐短板,消除影响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及外部压力。如此,才能促进乡村教育实现更大的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