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并要求执行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小学科学课被列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将科学课程的起始年级延伸到小学一年级。
好奇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它能引发儿童认识世界、探究世界的兴趣,让他们生成欲主宰世界、改变世界的原动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是教育的基础目标,也是所谓人才的核心要义。因此,小学科学学科,才是我们教育的“本”,语文、数学、外语学科不过是一种“具”,都是为科学学习服务的。
反观当下教育,却正好本末倒置。把语数这些“具”当成主科,科学这个“本”成为了“副科”。原因不言自明,是应试教育观念在作怪。科学不考试,不考核,学校、老师自然就不重视,且多数学校不设专职科学教师,大部分由“主科”教师兼任。科学只是上了课程表,来应付上级检查,实际上都是“主科”的福利课时,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开过。
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但好奇心并不等于科学。一个人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是在后天的教育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从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不仅抓住了教育之“本”,更是捉住了儿童天性这棵“芽”,顺应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孩子科学素养的奠基,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和方向性作用。
要使科学课真正落地,我以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提高人们对科学课重要性的认识,这是开好科学课的前提。要大力宣传科学教育对儿童成长、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不仅要对学校、教师宣传,更要对家长、社会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出爱科学、学科学的浓厚氛围。
其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是开好科学课的基础。小学科学课看似内容简单,却包罗万象,要上好很不容易。如何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科学探究方法引领学生步入科学探究的殿堂,需要教师具备宽泛的科学知识、扎实的科学素养。面对当下不少小学科学课都是兼职教师的现实,加强师资培训,打造一批高素质的科学专业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再次,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是开好科学课的保障。要像语数英一样,把科学课写入对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估。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实验等业务方面,与语数英同等对待,在学情检测中,将其赋予同“主科”一样的考核权重。
最后,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监管,对不重视科学课程的学校、教师要及时通报批评,对类似于“阴阳课程表”之类的不落实科学课程的学校和教师,在各类评优树先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科学课重回一年级,抓好落地是关键。要造就未来的科学家,当从今天培养娃娃们的科学素养开始,这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