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测试本是为了让学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学生为拿高分,竟然在家长的安排下,服食含有兴奋剂类药物。(7月12日半月谈)
中考体育的种种问题由来已久,除了学生服用含兴奋剂类药物外,走后门、替考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单纯用“打补丁”的方式修补中考体育的漏洞,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中考体育设计的目的很明确——“以考促运动”,即用考试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从而提高身体素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以考促运动”的作用十分有限,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体育运动的现状,也没有从本质上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
笔者认为,制度实行,既要看结果,也要问过程。通过体育中考了解学生的体能情况的同时,平时也要通过监控手段督促学校开展足质足量的体育课程。
一方面,要保证体育课的“量”。临近期末,不少学校的体育课几乎被其他统考科目全部占用。就在平时,体育课课时被挪作他用的现象也多少存在。训练时间不能保证,学生的体能如何达标?学生的体质又如何增强?因而,监控绝不能少。
另一方面,要监测学校体育课的“质”。体育课教学“质”没有保证,学生的体质自然就没有保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学校的体育课教学纯粹是放羊式的。因而,加强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监测不能不被提上日程。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测系统,甚至可以通过监测收集的大数据指导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以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果学生平时的体育运动时间有保证,体育训练质量有保障,体能达标和体质增强自然也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