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以手写情书向“慢爱情”致敬

武汉科技大学公选课《大学生心理健康》任课老师舒大凡给学生布置了“别样浪漫”的作业:手写500字情书。教师可谓良苦用心,意在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爱、表达爱、接受爱、经营爱或者拒绝爱。

这个作业听起来让人心中一亮,细细一想又感觉跟不上潮流,因为在电子通讯时代,手写500字短信实在显得落伍。说得夸张点,同时面对心仪的对象,你来一封饱含墨香的手写情书,还没等送到心上人眼前,人家一封伊妹儿或者一条微信已经瞬时抵达并俘获佳人心。就好比电子贺卡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贺卡一样,手写情书能否在当代信息社会存活下来还是个大问题。这么看来,手写情书似乎只能是一种噱头了。

但我认为,除了传情达意,手写情书还有更重要的意义——文化传承的最美载体。

速成的爱情有可能速朽,这样的现象举不胜举;慢炖微热的感情常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样的传奇也从来没有缺席。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爱情都如同煲汤一样,是慢慢滋养出来的。马拉松式的恋情、柏拉图式的恋情等爱情掌故之所以能流传开来,就是对“慢爱情”的一个注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慢是爱情的一个表征。

爱情在传统文化中,是美的符号。爱情的美,天生与慢有关。且看“慢爱情”的模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在慢时代,爱情誓言就是这么美,那从笔端流泻到素纸的墨香就是浓浓的情愫,值得恋人们慢慢地品味、把玩、端详。所以说,我们拒绝了手写情书,也就丧失了对“慢爱情”的敬重、品味和享受。

我曾经跟学生说,我们其实不懂古人的爱情。你看,“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女子思念自己的夫君,于是托“月”来传递情意,恋人天各一方,但能有幸共望、共享一轮明月,月光倾洒在对方身上,就好比恋人的思念之情流入对方的心田。这样的爱情怎能不长久、不永恒?

米兰・昆德拉曾经慨叹:“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如今看到手写情书这样的浪漫作业,我也可以加上一句:啊,古时候那素朴醇厚的情书到哪儿去啦?

应该说,在爱情“快餐化”“消费化”的当下,以手写情书的浪漫作业向“慢爱情”致敬,显得很有意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以手写情书向“慢爱情”致敬  致敬  致敬词条  手写  手写词条  情书  情书词条  爱情  爱情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