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最紧张的莫过于快要上一年级的新生家长,为了给孩子“选”个好班,家长们都绞尽脑汁,各种托关系。“择班大战”硝烟四起,缘何?
首先,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即便是优质中学,十个指头有长短,绝对均衡也是不可能的。与小学阶段择班主攻老师不同,中学阶段家长在班主任和孩子薄弱学科教师上都有一些个性化的要求,可谓是要千方百计提升孩子的“战斗力”。
其次,部分管理者设置了形形色色的重点班,人为地将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划出三六九等,让家长和学生疲惫不堪。我曾多次在不同场合遭遇同一情景,当某一“重要人物”的孩子面临分班选择,就有相关管理者为了蝇头小利,“放下身段”主动为其分忧,“我给你把关,一定让您满意……”
就算当下一些学校取消了重点班,可是,不管学校如何表态,平行分班也好,阳光分班也罢,家长们总是信不过学校,为了孩子绝不放弃择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解择校、择班、择师的焦虑须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均衡教育与实际期望尚有一段距离。政府必须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安心从教。
其次,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谨言慎行。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由于择班、择师心切,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权威发布”、过来人说法的影响,所以管理者的一句话就会改变家长的选择走向。
最后,家长为孩子择班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家长认为好的老师不一定就是最适合孩子的老师。即使家长通过关系把孩子送进了自己认为的好班,但如果孩子并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反而会对学习造成影响。所以,家长忙着为孩子择班,倒不如在孩子的学习习惯、能力培养上多下工夫。
分班看似是一个小问题,考验的却是学校乃至社会的公信度,如何给每位孩子最大限度的公正、公平,其实是教育面临的最现实问题。只要还只是少数孩子才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现状不改变,不仅是择校、择班、择师,恐怕这一路上家长要“择”的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