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位列2015年教育信息化十大关键词之首,这显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今后教育改革的重点。但是究竟是“教育+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互联网+教育”指的是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教育改革,“教育+互联网”则是侧重于用互联网技术包装教育。目前很多高校在管理和教学中更多的是用互联网技术包装教育。
有人把教育信息化理解为“硬件联网+办公自动化(软件代替手工)+办公电子化(电子介质代替纸质)”。在高校管理中,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化确实方便了管理,但是在一些工作程序上,信息技术未必能发挥作用,像学生提交一些重要的材料的时候,往往就需要签名,并提交纸质的文本。
也有人把教育信息化理解为“信息存储+视频传输”。当前各个高校正广泛地开展“微课”制作活动,把教师授课视频挂在网页,似乎就实现教育信息化了。类似的活动确实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但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远不止这些。
有研究者指出,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知识’的建构+建构方法的软件化+方法选择的数据库化+资源的电子化”,核心是教育而非是互联网技术。如果把多媒体授课、“微课”的制作和传播当作教育信息化或者是“互联网+教育”都是不妥的,因为这并没有给教育本身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互联网+教育”意在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教育变革,要想理解“互联网+教育”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互联、互动、多元和建构”,每个人都是互联网的主体,也都是创造者和传播者。一些高校在管理和教学中连最基本的“行政和教师的互动、师生互动”都未必做得到,何谈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教育”需要更多人主动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教育的主体,最大的动力依然来自教师和学生,技术仅仅提供了一种便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