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一轮疫情,宁夏固原四中对寄宿生采取了封闭管理措施,学生已连续四周未能回家。一班主任老师看到很多学生校服一个月都没有洗,就提出帮学生洗校服。学生们一开始怕麻烦老师,纷纷拒绝,但在老师的再三要求下,共有28名住校生将校服交给老师清洗。为了防止混淆,老师用不同颜色的毛线编织了各种形状的记号。在清洗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的校服有小破洞,老师还顺手拿起家里的针线缝了起来。新闻一发布,网友纷纷为这位无私帮助学生的“班妈”点赞。(11月20日上观新闻)
“亦师亦母,孩子远离父母到异地求学,我们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班妈”的解释让家长动容,也让社会对教师有了更深的了解。笔者所在地区最近也出现了类似案例。
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学校连续三周没有放假,教育局的要求是,周末时间不得全部上课,要组织学生多开展劳动、活动,必须利用半天时间带领学生整理个人卫生,包括换洗衣服、洗头、洗澡等。对此,很多学生表示:“这半天特充实!”很多家长也表示:“这样挺好。放心!”
这两个案例都受到了认可,但其中的差别不容忽视。教师代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能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休息、活动时间,但错失了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良机。带领学生劳动,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责任、劳动精神,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存、生活能力,但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
前不久,“神童”魏永康不幸逝世。据报道,1983年魏永康出生于湖南岳阳华容,4岁学完初中课程,8岁进入县重点中学读书,13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破格录取,硕博连读。2003年,因欠缺生活自理能力,被中科院劝退。回家后,母亲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魏永康也慢慢成熟起来,学做家务,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魏永康的经历也带给我们这样的思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最应该给孩子的是什么?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要“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但就现实来看,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忽视了全面育人,让孩子“去劳动化”发展。学校承担着全面育人的任务,可以发挥“群体效应”,唤醒学生的劳动自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要善于发现开展劳动教育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出力流汗,在“代”与“带”之间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