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乡村家庭教育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在日前举办的“关注乡村家庭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家庭教育论坛上,专家指出,乡村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着理念陈旧、乡村地区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匮乏、乡村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偏弱、乡村地区家庭教育支持功能的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乡村家庭教育和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成为乡村振兴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在国家乡村振兴整体战略的引领下,乡村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历史机遇期和新的阶段,作为乡村教育中重要一环,提升乡村家庭教育质量刻不容缓。
家庭教育关乎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当前,乡村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系统中特别薄弱的一环。乡村家庭教育较为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比如家长教育素养较弱、家校合作意识不强、乡村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欠缺,导致家校协同合作不易开展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家庭教育不仅关系个人,更关系到社会和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立足于当前乡村家庭教育困境与需求,需要通过国家政策引领、专家团队研究、教师专项指导、家长参与培训探索乡村家庭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切实增强乡村家庭的内生动力,增强家庭幸福感。
政府要坚持宣传与激励并行,营造重视乡村家庭教育良好氛围。各地相关部门应构建全方位多元化宣传渠道,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主要教育内容,构筑乡村立德树人的新阵地,不断丰富乡村家庭教育形式。提高各级教育平台线上影响力,推进城乡家庭教育网上学习平台互联互通,建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系统。挖掘乡村劳动教育资源,促进乡村和城市家庭教育互联互助,构建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沟通交流机制,不断缩小城乡家庭教育差距。
专家团队要通过定期开展调研,为乡村家庭教育提供智力支撑和科学指导,不断推动乡村家庭教育落实落细。逐步引导乡村家庭树立科学教育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同时强化自身学习意识,提高教养能力,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相关教育部门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乡村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提高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完善乡村家校社衔接配合机制,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有效模式。要会同妇联等部门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乡村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积极为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提供支持。
乡村地区留守儿童是乡村教育中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教育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民政部2021年的数据显示,截至“十三五”期末,我国共有643.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96%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看护。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监督,乡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更易出现空白。为此,要为留守儿童制定相对应的配套实施方案,合理引导留守儿童父母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家庭教育不局限于家庭,还可以在学校或者互联网上。如果不能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家长也应尽量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和孩子保持线上沟通,重视孩子的情绪价值,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成长观念,注重孩子文明素质的养成。乡村教师可以让班集体成为乡村儿童的“第二家庭”,让孩子可以从中收获知识和情感,尽量填补家庭教育空白。
守望乡土,每一个乡村家庭背后都系着一方广袤的土地,每一方土地都系着乡村振兴的未来,相信随着各项举措的不断深入,乡村家庭教育会少一些困难与无奈,多一分理性与温暖。
作者:钟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