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非主业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当下,教师的工作负担确实令人担忧。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都出台过给教师“减负”的文件,但成效并不显著。
从教育自身发展看,教师工作负担增加似乎成了一种趋势。其一,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教师有“压力感”是普遍现象,学习、培训、提升、转型、课改等,都是当下教师必须面对的成长压力。其二,教育对象和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也让教师的隐性负担大为增加,许多教师茫然感和恐慌感较重。
从教育外部因素看,一方面,家长群体对学校、教师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异化的社会竞争引发了学校“内卷”,部分学校走上了不健康的竞争赛道,功利化办学行为损害了教师利益。另一方面,各种与育人无关的“创建”“评优”“竞赛”,以及很多原本不应该进入校园、不应该由教师承担的社会事务成了教师负担。
由此看来,为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非教育一己之力所能撼动。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学校也不能一味“等靠要”,寄望于机制和环境的改变,忽视学校内部建设。
学校主要负责人是影响教师工作格局的重要变量,对于那些形式主义负担,学校有灵活应对的空间和策略,关键在于书记校长是否有定力、勇气、担当和智慧。学校主要负责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求有所不求”,坚持师生立场,优化内部管理机制,设置办学行为底线,原则与灵活相结合,粗放与精细相结合。遇到无法回避的“负担”时,如果以“大道行简”的思维创造性实施,教师的负担是否可以更轻一点?对于那些损害师生利益的行政干预和形式摊派,学校有所忽略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