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未与苹果公司和乔布斯本身有过任何直接的接触,但是我自己认为对乔布斯创立的公司和他有一定的认识:
一方面,做杂志的人必然会接触到苹果公司的产品,因为杂志的美术编辑总是要求使用苹果电脑,因此从苹果在中国很少人知道的十几年前,我就对苹果的产品比较熟悉;
另一方面,乔布斯一直是《财富》杂志非常关注的人物,无论是在他创业初期,还是他在皮克斯(Pixar)的日子,随着乔布斯再次回到苹果公司,《财富》杂志对他报道就更多起来,尤其是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两三篇深入报道,我估计《财富》近三年每年介绍苹果公司的文字达到四五万字之多。
可以不夸张地讲,国内大部分关于苹果公司的深入报道其实都来自于《财富》的文章。今年,《财富》杂志刊登了《苹果解密》一文,但在网站上没有全文公布,你猜怎么着,结果我接到了苹果的超级粉丝周鸿祎先生的助手的电话,因为他的老板到处找这篇文章而不得,于是找到我们杂志社来了。
说这么多,只是表明我对苹果其实是有点发言权的。当然,随着苹果的崛起,《财富》近几年给苹果和乔布斯的荣誉不少,比如连续四年荣登我们“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的榜首,乔布斯也是《财富》09年评出的过去十年的最佳CEO。
在乔布斯辞世之前,我对苹果公司和他个人谈不上有什么好印象,一 方面是受到各种对苹果公司封闭系统批评的影响;另一方面,我觉得作为一位财经媒体人,对乔布斯这样的偶像级的人物最好保持独立、客观的立场。
因此,虽然《财富》关于乔布斯的赞扬文章写得非常漂亮,但我也会关注关于他的负面报道,比如我觉得《财富》刊登的一篇关于他的为数不多的负面报道尤为最精彩——这篇报道名为《史蒂夫的麻烦》,讲的是乔布斯各种不怎么光彩的轶事,其中关于他在苹果干的“股票期权回溯”的故事令我大开眼界,当然,这也应当是乔布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明显污点。
然而,在乔布斯辞世后,世界各地“果粉”自发组织对他的悼唁活动令我感到震惊,从报道我知道很多人是乔布斯所创造出来的生态系统的直接受益者,后来又在网上看了苹果公司组织的官方追思会的视频,两位艺人在现场表演,他们显然都与乔布斯有很深的私交,而且也是乔布斯所开创的苹果音乐商店的受益者。
最近,在2011财富CEO峰会“开放式创新与竞争力”的圆桌论坛上,ARM中国总经理吴雄昂说:“我记得半年前的数据,在苹果系统里面应用开发者他平均每个产品出来的收入是在Android系统的4~5倍。”这一切的让我对乔布斯有了一点新的认识,在此之前,我时常还有一种疑问,凭什么苹果的产品比别人卖得贵那么多?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在最近一次接受我采访时,将购买苹果产品归结为一种“热情消费”,当时,我深以为然。
但是,我现在认为乔布斯打造的苹果生态系统真的不是这么简单,我认为乔布斯本人正如他的作家姝姝莫纳·辛普森(Mona Simpson)在乔布斯葬礼上的悼词所评价的那样:“爱是他的众神之神”。
在乔布斯创造的生态系统中体现了对人类的创造力的尊重,而这一点在其他的生态系统中很难见到。像垄断了IT行业几十年的Wintel系统对人类的创造力少有敬意,它们只尊重自己的创造力或者知识产权,因此事实上造就了在其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种对他人的盗版横行。
而乔布斯打造的生态系统有对人类创意和创造力的大爱,有人说乔布斯是商业艺术家,我认为他是为数不多真正从内心尊重、欣赏人类创新、创意和艺术的IT领 袖,他本人也因此得到了那些顶尖艺术家、创意、创新者的尊重,比尔•盖茨也曾公开表示希望自己拥有乔布斯的品味,不管是在产品还是在个人方面。
事实上,人类的进步难道不正是由人类的创造力所推动的么?如果人类失去了创新的动力,那将会变得多么悲惨!因此,我认为乔布斯构建的生态系统蕴涵着对人类的大爱。他通过将创新和创意赋予进IT产品中,吸引和打动那些尊重、热爱创新创意的一小群人,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推广自己的产品,通过自己产品构建的网络同时反哺创新和创意者,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我曾经在TED上看过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的名为“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的视频,在视频中他举到马丁•路德•金的例子:在1963年夏天,美国四面八方有25万人汇集到华盛顿特区聆听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他们站在8月的烈日之下,那时没有互联网,也没有人向他们发请贴,但人们不约而同而来,有的人坐了8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而来。
西蒙问:“你觉得有多少是为马丁•路德•金而来呢?”他的答案是“一个也没有”。那些人是为他们自己,为他们自己的信念而来。事实上,跟随领导者不是为了领导者本身,而是为了我们自身。看到那么多苹果粉丝自发地纪念乔布斯,我忽然想到,他们实际上不是为乔布斯,而为了他们自己,他们通过纪念行动将自己的信念张扬出来,其中有对创新、创意的尊重,也有对人类智慧的尊重,更有对他们自己智慧的尊重,他们与乔布斯一样,有着共同的信念。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称乔布斯是IT商 业史上最伟大的领导者,这一点都不为过。乔布斯自始至终对美都有极致的追求,他将这种追求完美地结合于自己的生意中,他真正使得赚钱成了自己生意的附属品,他的目标是制造最美、最易用、最有创意、与众不同的产品,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他为何认为盖茨只是一名商人,不能设计出完美的产品。
乔布斯生前推出的最后一个划时代产品是iPad,特意提到这个产品,不是因为它超出我们的想像——虽然它确实超出我们的想像,而是因为它正在改变我所从事的杂志业的生态环境,它使得杂志这种以精美的文字和图片为特征的内容形态在这个i时代仍然可能有生存的空间,而不至于像网络对报纸所产生的冲击那样,使之萎缩甚至消亡。
我记得Google的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称自己是报纸爱好者,但是他似乎也没有想出什么好主意来阻止报纸在互联网时代的衰败。乔布斯为他热爱的音乐想出了绝佳的在网络时代生存的主意,他的iPad我 认为可能是杂志这类内容形态的拯救者。也有杂志业的人担心一旦苹果垄断杂志的发行渠道之后,会不断提高渠道价格,从而侵蚀内容提供商的利润。
我对此并倒不是很担心,因为苹果的产品永远会有竞争对手,而且苹果的价格定位决定了它不大可能在市场份额上一统天下——除了创新之外,乔布斯似乎也以生产高价的产品闻名。由于苹果的存在,现在IT生态系统也多样化了,不仅仅只有开放和封闭两种选择,还有半开放的。
斯人已逝,直到一个人逝去我才理解他的信念,这虽然有一点遗憾,但很多伟人都是在离世之后才被众人所景仰和理解,而且有很多伟人事实上一直只被极少数人所理解,尽管他们曾为大量民众所追随。这一事实给我一点安慰,也促使我在史蒂夫•乔布斯逝去一个月之后还写一点文字来纪念他——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创新者。
2011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