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新办公室的气味,也可能是无意中说起的上海话,更可能是无休止的加班,它都可能成为你职场中的“安全隐患”。
文|CBN实习记者 赵蓉
“过劳死”前段时间曾作为热门关键词被人们—尤其是与“过劳死”的主角有着同样身份的公司人们关注。
在办公室里加班加到深夜的人;在7天里飞了4个地方出差,而且尚准备去第5个地方出差的人;在上班的写字楼周围只能找到50元左右一份的商务午餐的人;第一天发现老板会在阅读时间比较长的文件页上点几个圆珠笔印,第二天发现老板喝咖啡不加糖的人……公司人们在工作的间歇都可能感叹一句:“伤不起啊伤不起!”
从“伤不起”到“过劳死”,前者还只是调侃,后者上升成了悲剧。
我们很多时候其实都有一个毛病,事情没发生时觉得天下太平,一旦发生什么事立刻显现出脆弱、不堪一击的一面,或者有一些过激的反应,或者手足无措。
我们其实还没有那么脆弱。
前提是对于我们一周身处其中至少40小时—通常来说并不止这点时间,下了班之后我们和自己的同事、上司、同行、客户等等还是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职场,有一个全面并且客观的认识。
你认真地在办公桌上摆了两三盆植物,隔板上即时贴的“醒目黄”却不依不饶地从挤挤挨挨的绿色叶片后跳出来,督促你给上司送去文件,给客户留言。
你在公司模拟的紧急疏散中第一次知道了这幢大楼的安全通道,一班班满员的电梯则不忘用跳动的楼层数字提示还在排队的你,距离今天的打卡时间又所剩无几。
满屏幕的待回复邮件、Excel或PPT窗口;茶水间里的闲聊八卦;刚装修完的办公室;平均1分钟点鼠标20次……
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属于“安全隐患”的事,在你的职场中就有可能成为安全隐患。其中有些是与你的身体健康有关,有些与人际关系有关,有些则与职业发展有关。
前程无忧在去年做过一项“白领病假成本调查报告”。
根据这项调查结果显示,26%的受访者会在病假时把手头的工作交待给其他同事完成。其余的人请了病假还是必须亲自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工作内容,或者是“一边生病,一边继续工作”,或者是“先放着,等病好了再做”。这种情况下,多数人觉得,即使在请假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为了补上进度,病假回来后还是要加班,感觉更加劳累。
所以,请学做“未雨绸缪”这件事吧。
01:
外企的上海办公室里的“上海话氛围”
虽说是外企,但是除了正式的会议场合,很多时候上海公司人互相之间还是会用上海话聊天。说起来其实当事人也不是故意用方言“示威”,或者向同在一个场合里的其他人隐瞒他们在聊的话题。
不过既然知道现场还有可能听不懂上海话的同事在,还用方言聊天就显得不那么礼貌了。换一个角度说,作为听不懂的那一方,也可以用尽量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件事,有些人只是说上海话说得太习惯了,聊high的时候不自觉就调到那个频道里,自己也还没意识到。
在一家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担任主管的孟元,就经常碰到和两位副主管开会时,那两位激烈地争辩起某个话题,句句都是语速极快的上海话。对此,他只能等他们争辩告一段落,再“严正”地提醒他们:说普通话!
公司的规章制度里当然没有写“说普通话”这一条,不过如果是对自己的职场表现、职业态度还有所要求的公司人,那就尽量记住在公司的公共场合里,用普通话交谈。
02:
楼层很高
高楼的view的确不错,工作得累了的时候,跑到三四十层,眺望一下远方,心情也会随之舒畅起来。
不过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比如火灾、地震等来说,在很高的楼层上班,就会成为一种安全隐患。
所以很多公司或写字楼物业已经意识到这点,每年定期会组织人员模拟训练。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已经是常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更细化的东西,比如逃生姿势、逃生路径、能帮助逃生的小工具等。知道这些并不仅仅是为了你工作的那幢高楼,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什么时候都可以派上用场,说不定还能在“逃生竞技”中拿个奖呢。
03:
穿着的氛围
周一到周四穿正装,周五穿休闲装,这是很多公司对于着装的规定。
至于说正装,粗看没什么花样,但要细究一下,还是有很多名堂。
初入金融行业的姜小璐就表示“压力很大”。她有两套套装,一双高跟鞋,但那都是毕业不久时买的。她担心在公司里,同事穿的都是名牌,怎么办。就算不至于都是一线品牌,但也不会和她这些商场打折时买的一样吧。第一个月,她透支信用卡去买了一套在她看来算是“上档次”的正装和一双高跟鞋。不过这真不是长久之计。按照她的性格,今天在衣服上暂时缓解了心理压力,明天还会在包上又觉得“压力很大”。
04:
新装修的办公室
新的办公室的确看上去挺诱人的,通常情况下,新办公室也总是要比老办公室显得更宽敞明亮一点,硬件设施更先进实用,布局更人性化。
当然,公司人们都已经过了对一切新的东西要表现出无法抑制的渴望的年龄,新办公室装修完毕,即刻开始投入使用,并不是因为大家太喜欢坐在新环境里办公了,而是可能因为公司从租金和资产投入等经济角度出发的考虑。
这时,新器材和装饰材料所释放的有害物质,比如地毯、壁纸、粘合剂等释放出不同程度的甲醛、苯等物质就常常被无视了。一般办公室格子间里本身就存在着空气污染,因为装修这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在IT公司担任行政经理的许芒,经历过几次公司搬家,基本上可以说是“驾轻就熟”。搬家完成之后,后续工作就有处理气味这一项。
公司人除了可以提出进行“室内环境监测报告”的要求,也只能祈盼那些“重气味”被除味剂和小植物等尽早吸收掉。
05:
薪水不是秘密
现在早就不是那种把不同级别对应的不同工资待遇都公开的年代了。
薪水保密对维护一个公司里的员工士气来说是件好事。如果明天我们所有人的薪水数目都公布于众,一半人会觉得很悲惨,另一半人也不会更高兴。
但“薪水保密”这一条似乎不会放在什么规章制度里,也算不上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最多只能作为行业内默认的规则存在,或者是一些人认为的“常识”。
在一家工程机械公司工作的张皖就不无自嘲和无奈地说:“也不知道我们的财务怎么想的,每次发工资这天所有人的工资条都摊在一张桌子上。”这件事看上去并无大害,不过总让人有点隐私被侵犯的感觉。
06:
写字楼内空气不流通
如果是坐在靠窗的位置还好,而且要坐在附近的同事对于“开窗”这件事都不表示反对—有些人不喜欢吹自然风,更喜欢享受空调。
很多时候,即使写字楼并不像百货商场那样“密不透风”,只靠空调调节空气环境,但空气流通的状况仍然很差。
酷热和暴寒的时候,走完风吹日晒的上班路程,躲进有着中央空调的写字楼的确很舒服,不过其实,在可能造成令人不适的温度之外—披了薄外套热,脱了又冷—中央空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更大。
通风管道里常年阴暗潮湿,特别容易滋生细菌,时间长了还会积聚大量灰尘,造成室内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而中央空调的冷却塔是军团菌(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嗜肺军团菌最易致病)的主要污染源,反复吸入含有军团菌的空气,会引起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很多时候我们鼻塞、头痛、乏力、皮肤干燥、嗜睡,就可能是长期待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所导致的“建筑病综合征”。
07:
加班氛围
“累、忙、压力大”基本上算是每个公司人的必备标签了。谁不忙不累压力不大那就不正常。
不过有时候仔细想想,在抱怨“加班太多”的同时,似乎有一些加了的班也并不是那么必要去加它。
究其原因,有时候是因为白天的时间自己开小差浪费掉了,没做完的事只好放到加班时段来做;有时候是因为同事们都在加班,好像自己不加班就显得不够敬业,甚至有偷懒的嫌疑一样;有时候是因为老板在加班,为了显示出自己和老板“同生共死”的决心,于是就躲在电脑屏幕后面熬时间,挖挖地雷也是有的;有时候是因为要挣加班费,挣加班费又分两种目的,一种当然是为了钱,另一种是为了面子,同事之间互相都知道加班费的数目,如果哪一个月自己的变少了,好像就丢面子了。
其实没有一家公司会说需要员工被迫加班的。如果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加班,可能你还只是一个公司新进员工时不便拒之门外,当你成长为一名资深的职场人士之后,你还是可以用比较强硬的态度理直气壮地对加班说“不”的。你不加班,你的价值也不会减少。
在欧洲的四大,它们的制度的好处是不能乱加班,如果你的主管让你加班了,期间的每分钟他都得还给你,如果随便安排加班,到时候所有人都休假去了。
不过这一条实现的条件是,必须完成所有分内的任务,效率必须很高。“每天回家基本都像从考场上下来”是欧洲四大人的评价,“但是想到每年带薪假期能有起码两个月,什么都不计较了。”
联系编辑:yanyue@yicai.com
胡彭令
中智人力资源管理
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C:哪些因素会影响公司人的职场安全感?
H:关于职场安全,比较容易引起注意的一般是办公硬件问题。比如搬入新装修的办公室,总有公司人会考虑身体健康会不会受到危害;在远离市区的办公地点上班时,路途的安全、是否能在任意时间(比如加班后)都找到便携的交通工具等问题也会让人困扰。
另一方面,对公司人的职场安全感造成影响的,更多则是软性的因素,牵涉到自己的职业是否能和正在变革的公司同步发展。例如公司组织机构的调整,新主管对自己的认可度以及自己在新部门中所处的位置;公司业务由于受到外部环境或行业的影响而可能裁员;公司业务快速发展,从而使得公司员工有许多发展的空间,如升迁、跨岗位或跨部门的工作机会,很多公司人也会尤其关注并关心自己是否能得到这样的机会,这其间就会生出很多不安感。
C:公司人如果意识到自己面临“职场安全”问题时,可以怎么做?
H:首先在心态上应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职业发展的不安感,可以先思考自己对工作的期待和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以此来衡量那些“职场安全”的问题给自己所造成的损失和这份工作能带给自己的收益。
其次,如果在“职场安全”相关的问题上与公司发生分歧时,建议公司人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与公司或相关人员沟通,维护自己的权益,或通过第三方的协调让双方达成和解;切记不能冲动做出损害自己职业形象和前途的行为。
C:身边如果有对安全和健康问题过于敏感的同事,该如何对待?
H:如果他是你的同事,你们可以一起向有经验的前辈寻求经验分享,平时和他交流时也不妨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他。
如果下属中有这类人,作为主管你就有责任帮助他卸下思想压力。首先必须做坦诚的沟通,阐述组织变革的原因以及对公司业务和员工分别意味着什么,让他至少在心理上对接受这一变化提前有所准备,开诚布公地告知自己所知道的信息,杜绝有小道消息在团队内流传;其次,主管应该从员工切身利益出发,在平衡公司利益的基础上,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安全和健康服务,比如心理咨询、职业生涯的讲座,以及公司未来发展的远景、战略分享等;同时,也可以建议公司对员工福利方面给与相应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