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麦肯锡告诉你:如何培养出高薪人士的思维能力

毕业5年,我的月薪从1900到现在50000,没有读MBA,凭借的都是第一份工作带给我的逻辑思考能力。下面四点是我在平时工作中总结的高薪思维能力,前面讲了前2点,今天继续后两点实战经验。

1.Be MECE

2.归纳和演绎

3.先说结论

4.培养洞察

在归纳演绎的过程中,坚持MECE的原则,能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种单一的因素,这个过程犹如抽丝剥茧,将一团乱麻理地条条顺顺。

经过一番分析后,当你的脑子已经像不雾霾的蓝天一样清晰了,但如果跟老板报告的时候说不出来那也毫无用处。所以看清楚问题的根源很重要,能有效地表达解决方法更重要!

3、如何高效的表达自己?开口直接说结论

首先无论什么时候,你开口一定要有底气!相信我,如果连你自己都透露出不自信的语气,领导一定会质疑你判断的可靠性。反之,如果你有理有据、条例清晰又非常自信,那老板在升职的时候不选你选谁啊!

1. 不能使用疑问句。疑问句不但意味着对方有拒绝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对方思考的理由。

“您觉得这个方案好吗?”这种带问号的句子,会条件反射般地激起对方思考的反应:“好?不好?”就会开始权衡比较,理清思路,探索可能的答案,一旦对方开始使用理性,你就已经输了。   

相比之下,“这个方案绝对是最佳的!”这种干脆利落的感叹号则会把他的反应时间压缩到最短。请相信,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占住这“快”字,你已经有了三成把握。

2. 提要求时声东击西,意不在此

“晚上你请我吃个饭,我们顺便把这几套方案整一整”就比单纯“请我吃饭”的成功率高出三分,因为你的重点看上去不像是提要求,而是在讨论工作,这会让对方不好意思打断你。

3. 眼神不要回避,呼吸要平静,表情要自然

你要把“请您批准这个预算”说得像“我批你两倍的钱”那么轻快和自信。如果让对方察觉到了你的紧绷,他就会警觉。

记住,他一旦警觉了,就随时能找出一万条理由拒绝你。最好的杀手不是能突破多少防御,而是根本不会激起对方防御的念头。这三条配合使用,效果更加。 

——李松蔚

 ”

另外,有一条最有用也是最简单的经验——把你要阐述的观点一开始就抛出来,节省所有人的时间。

麦肯锡有一个著名的电梯理论:在进入电梯的30秒钟内向客户卖掉自己的方案。这么短的时间里没人会听不相干的废话,因此第一句话就要把自己的核心观点传递出来:我们的方案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是最佳的选择。

首先抛出核心观点,即“我们应该做什么”。这可能是几句话,但是这几句话凝聚了你大量的思考,花费了你大量的时间去考证和分析。

比如“老板,我觉得周六出差坐高铁去比较好。”

当阐述完核心观点后,再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解释,即“为什么这么做”。就像写论文一样,首先是核心论点,接下来是支持核心论点的分论点,然后是二级分论点,依次向下排列。

“因为周六可能有极端天气,飞机容易延误;而且现在是旅游高峰期,只有早上和晚上的机票,会妨碍您的休息。”

如下图所示:

先讲结论的人,能够在一开始就抓住别人的注意力,接下来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论证结论的正确性,听众就不会迷失方向。

这种例子在日常工作中比比皆是。比如:

结论:我应该转行去做销售

论据:

首先,目前这份工作收入不高,在一线城市生活比较吃力(经济收入低)。

其次,现在这份工作是文职工作,每天坐在办公室处理文件,和人接触的机会较少,不适合我性格(主观原因)。

第三,我希望未来能够做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能够帮助我快速成长。而销售,无疑是非常具备挑战性的,虽然工资不会比现在高多少,但是能得到很大锻炼(强调未来成长性)。

最后,现在已经有两家不错的大公司销售缺人,他们也对我表示出强烈兴趣(强调已经有机会向自己靠拢)。

结论:中午我决定吃色拉

论据:

首先,昨天我吃的是火锅,吃完之后上吐下泻肠胃不好,今天不能再吃重口味的食物了(主观因素)。

其次,最近我在健身减肥,这周已经连续三顿都吃的大鱼大肉(主观因素)。

第三,今天下午一点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如果吃其他的可能需要排队排很久,时间来不及(强调客观条件)。

最后,听说楼下西餐店新推出了几款色拉,看过介绍我很有兴趣尝尝(主观因素)。

 

结论:我现在应该立即租下这个房子

论据:

首先,这个房子离我公司距离不远,地铁只要三站路(强调距离)。

其次,这个房子的房东人很好,配给我的电器家具都是最新买的(强调居住条件)。

第三,房租很合理,相对于周边的房子,他的价格虽然贵一点点,但还算公道(强调价格)。

最后,虽然这个房子周围生活设施不是很方便,但是一公里以外有一个大超市,我一次性买好生活用品就好(虽然不便,但是可以克服)。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听众都喜欢这样的陈述方法。当你给老板汇报工作的时候,他们绝不可能听你长篇累牍的解释分析,他们只会听你的结论,或者解决方法。

4、用0.5秒看事物本质,洞察能力决定职位高低

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条经验。洞察(Insight) 这个词,在广告行业用的很多。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是:事物的原因,原因的原因,原因的原因的原因。

换句话说,就像上一篇文章开头说到的,“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当你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身在一个团队,处理一个项目。你可以思考的是不同项目之间的规则,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常做法和特殊做法,为什么会这么做,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等等。

当你的职位升上去之后,手下会开始管理人,这个时候你可以思考的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和谐地相处,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适合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如何调动起手下人工作的积极性等等。

当你在一个行业时间比较久了之后,你可能会对这个行业有自己的理解,这个时候你可以思考的是这个行业适不适合自己,这个行业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会是怎样等等。

你所处的岗位不同,需要洞察的事物就不同。这个时候需要脑洞大开,不要给自己设限制,发散去想:

1.事物的现状是怎样的?

2.为什么会这样,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哪些?

3.有哪些原因是客观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

4.如果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事物会怎样发展?

5.如果改变其中两个因素,又会怎样发展?

......

这是我通常想问题时的习惯,培养洞察不能只依靠逻辑推理,更需要发挥想象力。

所以我自己平时会有一个“资料库”,当我看到好的文章,好的图片,好的视频,甚至好的段子,我都会搜集起来,这样保持自己的大脑里一直有新鲜的东西,当你寻找洞察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涌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麦肯锡  麦肯锡词条  高薪  高薪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人士  人士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