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卓别林30年代的一出电影《摩登时代》一定不陌生,他扮演的工人,整天和冷酷无情的机器竞赛,分秒必争,工作呆板重复、枯燥无味。电影里有血有肉的人和冰冷刻板的机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就是典型的泰勒思想的科学管理理论,今天看来,这当然并不“科学”。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职业人士的“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重新日渐凸现,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问题,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国,随着改革的深入、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也十分关注这一问题。据调查显示:
(1)65%的中国人抱怨自己工作生活失衡。此外,韩国是最“失衡”的国家,高达92%,而情况最好的是荷兰人,有57%的荷兰人认为自己工作和生活是平衡的。
(2)26-35岁的人是中国压力最大的群体,他们占据了中国工作和生活失衡人群的33%以上。而在这群人中又以男性最为突出,高达67%的26-35岁男性反映自己难以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同时,18-25岁的年轻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平衡问题也令人堪忧,她们当中有70%左右认为工作与生活的失衡。
(3)35%的中国人被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困扰,认为“照顾他人”是难以平衡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原因。这表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让人们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
(4)中国的女性将“工作和生活平衡”评为工作满意度第1的重要方面,而男性则将之排到第4位,但是他们普遍对自己的现状表示不满。
其实,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一个交易:所得和所失进行的交易。因为平衡意味着选择和取舍,并承担相应的后果。那么,究竟是令人羡慕的工作重要?还是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重要?上述调查表明,很多人为了保持“平衡”而筋疲力尽,却仍旧不得要领。怎样才能在心里放一个跷跷板,保持好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富翁呢?
这些问题决不仅仅是员工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投入和产出”。
跷跷板的平衡艺术:工作向左 生活向右
(一)招聘员工时,必须注意要与岗位所需的业务能力、志向兴趣相匹配
人力资源经理如果招聘到一位不合适的员工,即使该员工使出浑身解数、筋疲力尽,也无法很好履行岗位职责,必然会造成工作或生活失衡;此外,时间和精力分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表象问题,兴趣需求得不到满足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所以人力资源经理招聘时,还要和应聘者充分沟通,看是否符合他的志向兴趣,否则对员工和企业都将造成遗憾。
(二)开展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更新旧的思想,切实接受“工作和生活相平衡”的观念。
中国传统观念是只强调工作,忽视生活。过去,社会树立的榜样都是热爱工作而没有个人生活的人,比如陈景润,甚至是为了工作而牺牲生命的人,比如焦裕禄。很多普通人也抱着“为了其他所有人而牺牲自己”的精神。但这样对本人而言,毫无乐趣,也最终影响了长期的成效。还有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牺牲青春和健康追求名利与金钱,而年老的时候,又企图用名利与金钱来留住生命和健康。但是现在,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忠孝(可泛指生活)不能两全”的古训,而更多地提倡“拿得起,放得下”的睿智。
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举办一些讲座、沙龙等交流活动,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员工,接受一些观念,比如:
(1)工作和生活是一块硬币的两面,互为补充,互为因果。生活幸福和安宁的人才能保持持续的工作热情,使得事业有成,进而家庭和睦,形成良性循环。
(2)不要以被人称为“工作狂”为荣,由于长期自我强迫、超负荷工作,这种人没有了生活情趣,逐渐变得情急浮躁、性情冷漠,刚愎自用,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家人的感受,缺乏付出和获得爱的能力。
还可以将一些生动的案例和员工分享,比如:
(1)德国人非常尊重个人生活时间,但是工作时间异常认真、一丝不苟。据说中国留学生看到很多德国人大量的时间在“钓鱼、日光浴”,则非常纳闷:大量社会财富是怎么产生的?其实用我国古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就完全可以解释了。
(2)美国总统里根卸任时,继任者询问担任总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他郑重地告诫道:一定要重视家庭生活。
(3)美国星巴克、华互银行、波音、亚马逊等公司的管理人员,周末绝不加班,他们的观念是在业务时间因工作打扰别人,是极失礼的。
(4)美国食品杂货连锁店威格曼食品市场(WFM),非常重视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该公司几乎年年获得最佳雇主称号,其员工流动率仅为8%。他们认为,员工的替代成本是该岗位薪水加福利的1.5倍,假如每年能留住20名打算离职的员工,就等于节省了260万美元。
(5)台湾宏碁(Acer)公司董事长王振堂,就以身作则,每天晚上七点就开始催下属离开,不要加班。
(6)据调查,管理者职位越高,越注重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他们尽量做到早餐和晚餐跟家人一起吃,遇到对家人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他们决不在时间冲突时向工作安排让步,恪守对家人的约定承诺,保持家人对自己的信赖,不打乱家庭生活的节奏。当然,这需要顶住上司、同事,甚至下属的不少压力。
(三)开展培训活动,辅导员工学习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技巧
(1)让员工学会为自己作职业生涯规划
一般来说,员工个人和企业之间,目标和利益是不尽一致的。应该辅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根据自己的意愿、能力、家庭情况,事先规划好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工作和生活各自的目标。如果没有这样的系统思考,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就难以把握大局、迷失方向;反之,如果有了坚定的原则,就会从容不迫,随时正确衡量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最终目标,使得工作与生活的达到动态平衡。
(2)让员工认清真正需要完成的核心工作
告诉员工,其实上级只考核员工的业绩,工作时间长短并不在考核指标之列。如果业绩足够好,就能赢得上级的认可,好的业绩自然可以“兑换”员工自由支配的时间;而花费很长时间完成工作,则反而降低在上级心目中的评价。
(3)让员工学会专时专用,提高工作效率
告诫员工必须在工作过程中足够投入,培养时效观念,以提高工作效率,赢得从此任务转换到彼任务的过渡时间;同时告诉员工不要以加班为荣,上班时专时专用,业务时间只关注生活。
(4)让管理人员学会正确地分配工作,以及向下级授权
培训管理人员,在向下级分配工作、交代任务时,应该明确其性质、责任人、内容、期限、效果以及考核指标,最好做到完全量化。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相对模糊的,其结果很可能不仅达不到工作效果,还同时浪费自己和下级的时间,造成效率低下、无谓加班;同时管理人员不要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要信任下属,学会正确授权,让他们为自己分担工作任务。
(5)让员工学会向不合理的工作分派说“不”
应该让员工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份内工作,哪些工作并属于自己的岗位说明书包含的职责范围,这一点很重要。从组织结构设计、流程管理方面讲,这是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晰,杜绝上级、同级、下级之间职责不清、责任不清;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讲,这涉及到科学测定岗位工作量,合理定岗定编,规范对工作业绩的绩效管理,而且这是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必备的基础能力。
(四)关心员工的身体,对员工进行健康投资。
据统计,改革开放至今,有1200名知名企业家英年早逝,包括青岛啤酒总裁彭作义、贵州习酒总经理陈星国、上海大众汽车总经理方宏、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等。一些民营企业的老板的确是工作的“拼命三郎”,他们往往也要求员工向自己看齐。
然而对于普通员工而言,熬夜加班会直接导致睡眠不足,这对绩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力资源部应该鼓励计划性工作,不提倡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或通宵熬夜工作;管理人员自己不玩命工作,也不鼓励员工这样做。
要告诉员工,如果出现下列情形,你的工作和生活可能已经在不平衡状态中了:一、惧怕每天早上上班;二、不少的工作时间是在装模作样;三、难以集中注意力,工作上没有任何创新思路;三、工作压力过大,没有时间休闲放松;四、一想到办公室,就感到厌恶;四、很久没有因为工作成果而兴奋了,等等。
实际上,员工健健康康,企业才能平平安安。但是,人力资源部不能只停留在报销医药费、定期体检等传统做法上,而应该主动对员工进行更为广泛地健康投资。这些方面,很多国外的知名企业值得借鉴:
(1)强生公司采用物质激励手段,要求员工接受体检和问卷调查,被认为属于高发病人群的员工会被劝导参加饮食和锻炼计划,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公司CEO韦尔顿还每周都邀请员工走出户外,开展“与CEO步行”一小时活动。
(2)摩托罗拉公司经常安排一些体育活动、组织集体旅游等,敦促员工进行运动。员工出差时,要求必须入住有健身设施的酒店。
(3)著名的统计软件厂商SAS公司,在办公区专门为员工设立了按摩室、午休室、游泳池等。
(五)采取弹性工作时间,使员工拥有时间安排的选择权。具体操作形式包括在家工作、工作分享、部份工时、弹性上班等。同样可以借鉴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
(1)IBM公司设立了8点、8点半、9点三个早上打卡时间,相应的下班打卡时间为下午5点、5点半和6点,员工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IBM有40%的员工不用来公司坐班。
(2)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地区有2300多名员工被允许采用弹性工作时间。
(3)国内著名咨询公司北大纵横,实行咨询顾问半年工作(项目期间需要加班加点工作)、半年休息的制度,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员工的需求。
(六)尽力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有不少员工自认为是“大忙人”,常把家庭生活和孩子交给别人代管,将需要花时间、精力、情感的问题用钱打发,还美其名曰“社会化分工”。比如给家人买贵重礼品、送出国旅行,以为这样可以弥补平时的忽略。但是,其实这不仅无益的,而且有害,因为这些无法弥补,只是将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形式化、简单化了。
但是,要让缺少很忙的员工工作生活两肩挑,确实有很大困难。那么,人力资源部可以适当地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再借鉴一下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
(1)花旗集团的“员工援助计划”包括儿童看护计划,设置了儿童智力、情绪、医疗等课程,每天为1500多名儿童提供服务。
(2)微软在员工子女的幼儿园中安放了摄像设备,员工可以在线看到孩子;男性员工也有一个月的“产假”,以便照顾妻子和婴儿。
综上所述,均衡的生活和工作能为雇主和雇员带来双赢局面。因为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的“外部客户满意”,必须首先使得企业的“内部客户”——员工满意。企业注重工作和生活平衡,能够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流失和缺勤率,吸引高素质人才,从而最终使得企业提高效率,扩大产出。研究表明,在维持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方面舍得投资的企业,一般都是公司回报更多。因为这样做,可以带来员工更专注的态度、更高的工作热情、更高的忠诚度。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六项主要模块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考核管理、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而让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是和这些模块都有关联的综合性管理,愿每一位人力资源经理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为社会、为企业、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