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资阳91岁体育老师仍坚持辅导上课的视频火了,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据报道,该体育老师叫黄廷镶,曾在资阳一所中学任教。退休30年的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虽然学校并没有安排他工作,但他经常辅导学生的体育训练。黄廷镶称,此前教的班级从未出现体育课被其他课占用的情况,他表示:“没有任何老师敢占我的体育课。”之前每个班每周必须上两节体育课,如果有学生耽误或缺席早操、课间操、课外锻炼和体育课,他会让班主任把学生请出教室一对一补体育课。
“没有任何老师敢占我的体育课”,硬气来自底气,如果体育老师对体育课都没有高度的认同感,又怎么能指望学校、学生重视体育工作呢?
被称为“中国注重体育第一人”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在他看来,体育工作对学校无比重要,是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大事。张伯苓在南开中学期间,实行体育与运动“双轨制”,即除了规定每周三小时的体育课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并将每天下午四点之后定为课余体育活动时间。
反观如今的一些学校,体育课形同虚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体育课常常被挤占。即便是初中学校,也往往是中考之前对初三学生进行体育应试性突击训练。加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需要更多能够说出“没有任何老师敢占我的体育课”的体育老师,需要更多诸如张伯苓这样的校长。当然,全面推动学校体育教学,不能仅靠硬气的体育教师及有觉悟的校长,还要有强有力的监督评价机制。
评价考核是行动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态。诸多学校对体育工作不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无关学校的办学质量,无关学生的毕业升学。如若将体育工作作为考核学校、评价学生的重要事项,必然会推动学校对体育工作的贯彻落实。
国家层面对学校体育工作已经做出了明确部署,赋予体育课与文化课同等重要的地位。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开齐开足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
评价方式的变革必将产生连锁反应,推动中小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这样的制度设计,才更具行动力与保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