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朔州一小学老师因未收到鲜花在毕业班会上谩骂学生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朔城区委、区政府对此事作出处理:撤销涉事老师教师资格、降低岗位等级、调离教育系统;涉事学校1名校长、3名副校长免职处理。此事件热度还未降下去,另一则视频便匆匆登上热门。网传视频显示,在一个班级学习群中,某学生因把群二维码给了外班学生,招致老师怒骂。此前,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一名教授在直播上网课的休息时间,因未关闭直播,微信聊天中的低俗对话窗口弹出,被学生截图曝光。
频频跳入公众视线的师德师风“红灯”事件,以及网络论坛中对教师形象的诸多负面评价,应当引起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警醒和重视。
目前,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整体积极向上且呈良性发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这是对绝大多数教师的中肯评价,这一结论不会因为极少数“辣眼睛”的师者败类之恶劣行径而改变,更不会因极少数人的误解或不实之词而颠覆。但是,即便是极少数的害群之马,也会对教师队伍的声誉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伤害。师德师风恶性事件频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洁身自好的同时,还需深刻反思,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之一:网络时代,信息量无限增大,教师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督。近年来,师德师风频亮“红灯”,教师负面言行事件不时见诸网络,与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不无关系。作为随时接受学生、家长、公众监督的特殊群体,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直播”内容,而负面信息的流传速度则更加迅速。
原因之二:日益多元开放的环境对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不管公众对教师的期许多高,都得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师首先是社会一分子,会受到家庭、社区、网络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多元开放的现代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师,会主张权利、追求个性,注重个人隐私、行为自由,甚至有可能受到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想的侵蚀。如何让复杂多元的社会人,经过教育培训与职业锻炼,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四有”好老师,是摆在各级教育部门面前的紧迫课题。
原因之三:学校重教学、重科研以及轻师德师风建设、轻职业道德教育的倾向,是出现师德师风问题的现实土壤。目前来看,多数学校的师德师风培训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还停留在“规范”“禁止”“十不准”等较低层次和传统思维的说教上,真正能达到矫正不良行为、思想引领、精神激励等作用的根本性内容少。师德师风建设缺乏扎实根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往往会偏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