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核心。
班级制度能否落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文化。换言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离不开优秀班级文化的滋养。
首先,要确定一个合适的班级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制度的要素之一。一个班级通常由拥有不同成长背景、不同成长经验和不同纪律制度认同的学生构成。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尊重班级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确定一个明晰、具体班级管理目标,这个目标既要符合本班学生现状,又要略高于现实情况,并为绝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目标设计要具有激励作用,但不能好高骛远。
其次,要制定合乎校情、班情的系列班级管理制度。班级规章制度是维护班级日常运转、保证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制度文化。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必须基于校情,立足班情,着眼发展,在共同约定的管理目标框架下,形成诸如学习、卫生、文明礼仪等多方面的系统、具体的制度规范,以此引领和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明晰哪些不该做,哪些该做,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第三,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优良班风,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学校、教师要在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制度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让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帮助学生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班主任要善于为学生树立值得效仿、学习的正面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正面示范、带动效应。要旗帜鲜明地树正气、刹歪风,不在原则问题上动摇妥协,也不在非原则问题上纠缠不休,营造团结奋进、健康向上的优良班风,构建促进班集体及学生个体正向发展的优秀班级文化。
第四,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要遵循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个性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循序渐进提高对他们的目标要求。
第五,要善于学习、借鉴名校、名师的管理经验。既要“走进”名人,深入理解他们成功的管理制度和模式背后的管理理念;又要“走出”名人,充分看到魏书生老师以学生管理学生这种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现实基础,以及名人、名校长在班级管理中可能独有的“名人效应”。要重点学习他们的科学理念和创新精神,活学活用,但不可“走火入魔”,在学习中迷失自己,更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管理制度和模式,让学生在失败的试验中蒙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