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装不懂”在人际交往中助长虚荣,亵渎真情,有违诚信,遭人病诟,但在教学改革中却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可以说,如果“装”对地方,“装”对时机,“装”得恰到好处,反倒是一种教育艺术。
在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中心,学围着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牢牢地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把学生当作容器,惯用“注入式”的方法施教。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教代替了学,“单边活动”代替了“双边活动”,重视了知识的结论传授,却忽视了知识的构建过程,其结果是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这就要求教师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
这就需要建立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师要退一步——装作不懂,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当学生没讲明白或有错误时,教师也不能轻易站出来,而要努力激发学生相互质疑,鼓动“群众斗群众”。此时,教师尽量注意倾听,融进学生中间,抓住时机,掌握好火候,向学生发问甚至“难为”他。这样的“装”,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真正体现了“平等的首席”,还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力,激活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把知识讲准确、讲透彻,让同学们听得明明白白。
会教的教师常常懂装作不懂,不会教的教师喜欢不懂装懂。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善于“装聋卖傻”。在经典课例《古草》一课中,他扮演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太,让一位学生扮演他的孙子,给他讲这首诗。在“孙子”讲的过程中,他于关键处巧妙发问,促使“孙子”把诗讲明白。他的“装”,是在引导,也是在点拨,而且不着痕迹,意在增加亲和力,增强趣味性,启发学生想,激励学生说,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这样的课堂真是妙趣横生。浙江省特级教师沈大安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像于永正老师那样,一进入教室能很快和学生融为一体,不多见。于老师很有亲和力。”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之所以有亲和力,跟他“懂装不懂”,不俯视学生,跟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不无关系,
有的教师担心,新课程强调“学”,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学习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看一无所获。其实,不能只关注结果,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经历了就获得了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需要这样的经历。这是一个人的能力、智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践行新课程理念,只有教师退一步——装糊涂,学生才能够进一步——更明白。“懂装不懂”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圈套”,是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得更透、更多。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懂装不懂”就是摒弃“注入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