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车纯致信新华社论述学校体育的现状。他认为,解决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这一顽症,最重要的是政府能够合理利用好考试、考核、评估这一“指挥棒”。在这个前提下,谈学校如何作为、家长如何配合才有实际意义。同时,应该有效地给体育老师解压,至少能保障体育老师在无过错的前提下免于责任,让老师们能够在正确“体育良知”的支撑下,把每一堂体育课上好。
不难看出,这位体育教研员有意无意地在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和学校体育之间划上了等号。
近年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一直是国民之痛。由于人们对“体育”和“体质”存在认知上的模糊,大家习惯将体育和体质混为一谈,以至于一提到青少年体质下降,便不由自主地将责任归咎于学校的体育工作。甚至连一线体育从业者也鲜有进一步深入思考,没有主动甩掉学校体育误背多年的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锅”。
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也就是说,体育与健康囊括了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育道德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仅仅将学校体育课视作跑跑跳跳的活动课,显然是浅薄的偏见。
早在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主席就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遗憾的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绎,越来越多的人将提升青少年体质的希望仅仅寄托在每周2~3节的体育课上。
笔者以为,在短暂的体育课上,学生如果能够学到相应的运动技巧、获得足够的健康常识、培养一定的运动兴趣、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打下入门基础,已实属难得。至于体质的升或降,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日后的“修行”。
稍加观察便不难发现,那些身体素质优秀的孩子,没有一个是仅靠学校体育课堂练就的,都是凭着浓厚的兴趣或坚强的毅力,在提高体质的路上持续“修行”得来的。当然,过程或许并不轻松,有时需要同伴的协作,有时需要家长的支持,有时可能需要其他方面的让步,但最重要地还是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
由此可见,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问题不在“师傅”,而是“弟子”修行不够。由此观之,“向体育要体质”的工作思路亟需转变,让学校体育独自“背锅”的错误认知亟待扭转。要想全面增强人民体质,必须将大力推进体育运动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