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浙江、重庆等地出台新一轮政策,采取多种手段为中小学生减负。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学减负应当“有增有减”,把不合理的负担减下来,增加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这其实是通过合理利用减负产生的“剩余时间”而实现全面减负的新思路。
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于繁重的课业负担,教育部门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遗憾的是,越来越细的减负规定几乎无一达到预期效果。工作重点长期难解民生痛点,不得不让人深思:减负工作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纵观各级、各地的减负方案,无一例外“减”字当头,在“减什么”和“如何减”问题上更是毫不含糊,作业数量、作业难度、在校时间等方面几乎都有明文规定。但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即使落实了这些规定,达到了减负标准,减负效果依旧不理想。
究其原因,学校为学生减负的同时,造成学生剩余时间急剧增多。面对突然闲下来的孩子,许多家长不知所措,在众多培训机构天花乱坠的轮番轰炸下,又为孩子报了很多课外补习班。“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让学校的减负努力一次次化为乌有。
可见,一味盯着“减”字做文章,随之产生的大量剩余时间给学生带来了更加繁重的二次负担,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更多的焦虑和困扰。要想真正将减负落在实处,就要用好用实学生们“减”出来的时间。
首先,坚持全面育人,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充实学生的在校时间。缩短学生在校时间,一开始便被视为最有效的减负思路,但随之而来的大量校外时间,则成了家长的“痛点”和培训机构的“兴点”。学校不妨在课程设置和开发上下功夫,在不缩短学生在校时间的前提下,实现减轻课业负担的目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计符合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甚至可以适当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减少学生课外“增负”的机会。
其次,打造活力校园,开展活动充实学生课外时间。通过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进来,如举办全员参与的系列安全知识(地震、消防、交通、溺水、防欺诈等)大赛,既能让学生学到实用性知识,又有效地利用了减出来的时间;还可以在不同年级和班级之间开展诸如乒乓球、跳绳、踢毽子等竞赛活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一些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也并无不可。通过系列活动,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体质。
最后,创新评价机制,用剩余时间拓展活动空间。为了更好地实现减负目标,学校不妨大胆创新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展活动空间。比如,将参加公益活动次数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促使更多的学生利用双休、节假日等时间走进社区、服务社会;邀请家长到校观看孩子们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活动,可以有效地增加亲子交流机会,增强亲子活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