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陷阱式”考题值得商榷

近日,一道看似简单的小学数学题引发了朋友圈热议,家长们开动脑筋都来一试身手,却算出了四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不是答案不唯一,而是其中三种答案都是错的。问题就出在家长们大多没留意题干中的多处“陷阱”。有网友吐槽:“给小学生出题弄这么多小心机和套路有必要吗?现在孩子可真累!”(11月27日辽沈晚报)

如果这个试题出在某次竞赛中,估计也能理解。毕竟竞赛是要有区分度的,且其目的是发现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但是,如果是出于巩固所学知识或进行单元、期中、期末学习情况的检测,我认为“陷阱式”出题值得商榷。

出题都有难易程度的要求,不能出偏难怪题,而考题的类型就那么多,又不能抄用以前的旧题。所以,出题老师就可能会在学生审题这个环节上设置考查点,类似的题解题过程可能孩子们都会,但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关注每一个细节,才能做正确,得高分。

不得不说,当前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应试,一些出卷人非常喜欢与考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在考题中给学生“挖陷阱”。初中物理上关于“平面镜成像”一课,有一个知识点学生必须掌握,就是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当物体垂直向镜面移动时,像也垂直向镜面运动,像物之间的距离减小量是物体移动速度的2倍。可是我遇到一位老师突然心血来潮,别具一格地将“垂直于镜面”改成了“平行于镜面”,这一改像物之间的距离就将永远不变。测试后该题95%以上的孩子掉进了“陷阱”。我想问的是,这样出题是为考什么?有意义吗?

“挖陷阱”有让学生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可能会使学生拿到题目就要细心观察,形成问一下自己“有没有陷阱”的强制性习惯。但这与试卷应该指向于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等的基本要义,是不是出现了导向性偏移呢?散文家周国平就自己分析自己写的散文,对照标准答案后只得了69分的事实,曾严肃地批评语文教育说:“现在的语文教学用这种方式,完全是违背教学应该做的事。这样做完全不能提高人的水平,反而是压制了语文水平,不能发展。”

试卷或习题喜欢“挖陷阱”,学生不一定就完全能学会细心观察,有时反而会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陷入对“陷阱”的研究中,而不是真正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针对考题一直盛传这样一种考试技巧——三长一短选一短,三短一长选一长,齐头并进选2B,参差不齐选4D。我在参加教育管理专业全国成人高考时,有深谙此道的朋友提示我,今年的大论述题应该在复习资料的中间,因为前年在最前面,去年在最后面,巧的是还真被他猜中了。这是巧合还是学生被迫研究出的“方法”的成果?

教育者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绝不能只抓其一而罔顾大局。对于试卷题目,还需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走正途”,要确保其效度、信度和公平度,不可图一时“投机”就来区分学生能力的高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陷阱式”考题值得商榷  商榷  商榷词条  考题  考题词条  陷阱  陷阱词条  值得  值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