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逃避式考研”成了热议话题。这个话题讨论的对象本身并不准确,在大学生群体中,恐怕也少不了“逃避式推免”的存在。不论是“考研”还是“推免”,以“读研”来逃避或延迟步入社会,这一点总是相通的,茫然和盲目的群体心态是其共性。
造成“逃避式读研”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家庭生活负担的减轻,让学生是否步入社会“有的选”;二是“高学历高起点”的心态给了学生一个逃避的借口……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逃避式读研”暴露出的高等教育的实践性问题。
这一幕与大学期间的专业实习何其相似,有的学生整晚睡不着觉,不光是对未知实习生活的担忧,更多的还是对自身所学能否投入实践的疑惑。“学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我能不能做得好……”这些问题困扰着大部分学生。这种实践性的拷问,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难题:
其一,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是否具有实践基础。不少学科的知识都存在实践难题:有的知识来自经验型的概括,并没有形成体系化、系统性的理论,当其脱离了鲜活的案例基础之后,剩下的内容自然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有的理论是舶来品,还没有来得及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便被搬上三尺讲台……理论是基础性问题,若理论自身缺乏实践基础,又怎能怪罪学生逃避呢?
其二,学生培养过程中是否缺少理论实践的机会。这种实践不仅仅指实习、见习的教学制度,还包括丰富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等。法学学生若不亲自去模拟法庭辩论几句,怎能体会法庭说理的逻辑性、侧重点和辩护策略?侦查专业学生若不参与模拟案件侦破,又怎能形成敏锐的侦查思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所言,“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这种机会是高校应当为学生提供的。
其三,既有的实践管理是否有效。如果只追求实践性课程和活动的数量而不顾其质量,实践就毫无效果,同时也缺乏效率,这是大部分院校的通病。许多高校为学生安排了实习,就认为完成了任务,既没有及时听取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也不抽查、检查实习进程,一部分学生轻轻松松地度过实习期,甚至有些学生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没参与实习,而等到真正要步入社会之时,实习时的轻松反倒成了学生自我否定的重要障碍。
只有解决好理论自信的问题,增加有效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明白大学期间学之有效、行之实效,才不至于让学生对自己产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