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13岁女生婷婷(化名)自转学到陕西省商洛市商丹高新学校,因成绩不好总是遭到班主任辱骂。6月14日到7月5日,婷婷断断续续录下来一百多条录音,时长超过20小时。7月13日晚,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教体局官方微博就此事通报称,目前该问题已经立案,正在深入调查中,将根据调查情况,依规依据严肃处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规定,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得讽刺、挖苦、歧视、侮辱学生,严禁虐待、伤害学生。这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也是教师的师德底线。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出现教师通过嘲笑、讽刺、厌恶、苛责、蔑视、冷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精神和心理伤害的事件。
教师肆意嘲笑、讽刺、辱骂学生,这是典型的语言暴力行为,即“校园冷暴力”“校园软暴力”,其突出表现就是教师歧视、排挤“问题学生”,让他们孤立而没有朋友。报道中的男性教师不仅辱骂成绩不好的学生,甚至还向班上学生发出“咱班同学谁贱”等提问,引导全班集体歧视问题学生。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不仅伤害了学生的人格自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受害者自暴自弃、厌学弃学甚至自残轻生等严重后果,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受尊敬的职业,应该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要求,其言行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为了彻底关闭教师语言暴力之门,消除教师语言冷暴力行为,我们应用严格的制度兜住师德底线。
第一,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兜住教师“语言暴力”底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切实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严格约束教师的日常语言和行为;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并在教室、办公室和校园里安装监控设施,促使教师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敦促教师自觉采用赞赏式、激励式、包容式、温馨式的语言,遏止挑战式、挖苦式、告状式、预言式、比较式、结论式、孤立式、计账式、驱逐式、罢课式、威胁式的“语言暴力”行为。
第二,用严格的师德评价激发教师的“最美形象”潜质。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教育评价观念,不断强化师德考核和评价,在评先选优时严格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彻底杜绝一边是“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学能手”,另一边却是突破师德底线、有辱教师形象的师德败类现象出现。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利用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等辅助手段,激励教师严守师德规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教育影响学生;开展“平易近人奖”“最美微笑奖”“最佳人气奖”“尊师爱生奖”等评选,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努力构建和谐温馨、平等愉快的师生关系,充分激发出教师的“最美形象”潜质。
随着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等法制理念的普及,在切实规范教师行为、有效遏止教师以体罚等暴力教育手段伤害学生的同时,还要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兜住师德底线,彻底关闭教师语言暴力之门。引导教师微笑教学,微笑服务,自觉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对学生多一点赞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冷漠;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用微笑濡化润泽师生心灵,让学生在远离暴力伤害的和谐教育氛围中挥动稚嫩的双翅,快乐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