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教辅市场混乱,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出版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不断追求利益的扩大化。
练习册编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今年去某地学习,在教室里随手翻了翻五年级的语文练习册,这让我吃了一惊:语文练习册怎能这样编?这不是一种误导吗?
练习册中,每课的习题都有大量的课内阅读内容。以《捅马蜂窝》一课为例,课内阅读就有这么多题:
1.结合课文,找出与描写马蜂表现相关的语句:当“我”用竿头触到马蜂窝时:_____;当“我”顶住蜂窝使劲摇撼的时候:_____;当“我”扔掉竿子逃跑时:_____。2.马蜂的生活习性有哪些?3.“我”捅马蜂窝后,想想马蜂为什么攻击“我”?4.“我”捅马蜂窝的过程中,“我”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这篇课文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以课程标准思想为指导,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努力革除学习课文问“十万个为什么”,摒弃把课文分析得“体无完肤”,倡导把“问答式”的教学,变为“板块式”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但仍有一部分教师观念难以更新,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仍肢解文本,进行繁琐的分析,学习每篇课文,都用2至3课时在文本里打转转。练习册如此编写,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又得花费大量时间在课文中绕来绕去。多了一轮“分析”,又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语文学习时间,岂不是使本来质量不高的课堂教学更加“雪上加霜”?
大部分教师更新了观念,课堂不问“十万个为什么”了,可练习册又开始问“十万个为什么”了,如果课文学不“透”,很多时候这些习题很难应付。练习册这样编,似乎在倒逼教师课堂问“十万个为什么”。
这样的练习册加重了师生的负担。绝大部分学校,在常规考核细则中,对使用的练习册,都要求学生全做,教师全批。也就是说,学生新课学完,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做练习册,老师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批,批完还得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讲评完学生还得按老师指导的去改,改完老师还得复批。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通过大量的读、写实践活动提高的,翻来覆去做大量的习题,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无益。练习册占据了学生作业的“半壁江山”,也耗费了教师的大量时间。师生同时做“无用功”,想想这事是挺可悲的。
这样的练习设计违背了课标的精神,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标明确地指出语文学习要淡化分析,强化阅读,注重语用,可大量做这些习题,哪有时间去读书,哪有时间去做语言运用方面的训练呢?
假期作业编成了“练习册”
近些年,每到开学季,孩子的假期作业都被媒体吵得沸沸扬扬。焦点主要集中在作业量超大且枯燥、重复,很多孩子没有完成。于是,孩子应付假期作业的手段也不断翻新,家长代写的有,网上找人代写的有,买机器人代写的有……
做作业可以帮助孩子们巩固知识、温故知新,促使他们对新学期的课程有更好的了解。要是作业找人代写,这作业不做也罢。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扭曲了孩子的人格——失去了可贵的诚信品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作业量大是首要原因。作业是老师留的,是不是这种现象出现,老师就是“罪魁祸首”呢?这样推断冤枉了老师。
记得我参加工作时,不论是寒假还是暑假,不论学校开设多少门课程,孩子假期只领一本几十页的综合性作业,那本作业叫《寒假(暑假)生活》。有的孩子放假没几天就“大功告成”了,根本不是什么负担。贪玩的孩子,就是拖到开学前几天搞“突击”,也能按时完成。现在的假期作业就好像学科“练习册”,主要学科一门一本,以小学高年级为例,至少有语文、数学、英语三本,有的地方还加上了科学学科,而且每本都比原来综合性的那本厚。不用说其他作业,光是这几本作业,孩子的劳动量就翻了好几倍。
假期里,不要让孩子把课堂搬回家,应尽量减少书面作业。即使有,一本薄薄的、综合性的作业足矣,而且作业内容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注重趣味性、拓展性、实践性,让孩子在玩中就把作业完成了。把大量时间留给孩子,去放飞心灵。让孩子去锻炼身体,去读书,去发展特长,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外出旅游。
同步辅导编成了“教学参考书”
市场上有一种美其名曰《一点通》《英才教程》《全能解读》之类的同步教辅。以语文分册为例,对每一篇课文都进行了方方面面的讲解。字的写法、词语解释、句子解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课后答案等一应俱全。这类书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热捧,每到开学季,他们纷纷涌到书店抢购,学生几乎人手一册。这本书用处太大了。上课学课文时,学生用它来“应付”老师,老师提一个问题,学生便照着书上的答案一读;做作业或预习时,学生照着答案往本子上一搬。学生简直奉这本书为“宝书”。
答案应当是学生思考的结果。学生在学习中,应该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一点通》之类的书直接把答案捅给了学生,让学生省略了思考的过程,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从何培养?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经过思考得到的答案,也许不完整、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但毕竟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得来的。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给予恰当的点拨,并不断地总结方法,提炼规律,完全可以说出比较标准的答案或比标准答案更生动的个性化思考。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真学”,这样的学习结果才是“真会”。
老师意识到学生使用这种书能造成“假会”的现象,有很大的副作用,禁止学生购买,但屡禁不止。为了学习“方便”,很多学生偷偷地买来藏在家里用。如此说来,《一点通》之类的书用不好,不但不是“一点通”,而是“一点堵”。
少儿报刊编成了“卷子”
有些少儿报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办不下去了,被迫转型,瞄准“应试教育”这个大市场,把“副刊”砍掉,增加了“试卷”版,每期都有一张或两张卷子。仍旧以语文版为例,这些卷子有单课测、双课测、单元测、双单元测、期中测、期末测、模拟侧。如遇期中、期末两个节点,还要多出几套练兵题进行强化。对于毕业班,还给予“特殊服务”,推出模拟试卷专号合订本。这些卷子为应试提供了最大的方便,老师拿到报纸随时就可以开考。可这还叫报纸吗?分明就是试卷!但这样的报纸很有市场。应试教育的市场有多大,这样的报纸发行市场就有多大。一般都由发行商推销,学校或班级团购。
一些教师把复习简单化,新课学完,不进行科学而系统的复习,草草地把知识回顾一下,便让学生做一套一套这样的卷子,循环往复地唱着考卷子——判卷子——讲卷子三部曲。少儿报纸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
教辅分两类,一类是学校严格执行上级的“一科一辅”政策,在规定的教辅材料推荐目录里选订的,如学科练习册和假期作业。另一类是通过老师推荐或家长自愿购买的。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解放孩子身心,建议有关部门对教辅市场进行严格整顿。对练习册和假期作业要严格监管,拿出监管课本质量的力度。对于其它教辅,也要严加审查。严格控制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后腿的教辅出笼。少儿报刊,办刊宗旨不明,甚至有违教育改革方向的,该停就停。与此同时,学校也要严把“入口关”,严禁劣质教辅流入学校,坑害孩子,折磨教师。再者,学校还要引导教师使用教辅材料,运用批判性思维,不要只是拿来,要注意取舍,注意整理。教师要做资料的主人,不要做资料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