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优生”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近日,在上海市教育学会主办的“评价·创新·发展”上海小学校长学术论坛上,一篇学生日记引发了与会教师和专家的思考。“为什么孩子考了100分,一点愉悦感也没有?甚至潜台词就是最好全班只有他一个人100分,其他都不及格,这是你培养出来的人吗?”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崔允漷教授直言,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态,一定是教育的评价环节出了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学生的学业表现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决定学生喜怒哀乐的最大因素仍然是考试的分数。分数是否是学生的唯一追求?教育除了给予学生分数还应提供什么?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些仍然是常议常新的综合话题。

从该事件中不难读出学生对于分数有些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甚至将个人的情绪起伏完全归结到分数的多寡。这样片面的追求无疑也是在强化恶性竞争,原本单纯美好的同学关系俨然演变成你死我活的争斗,而学校也随之成为剑拔弩张、硝烟弥漫的“角斗场”。对此,我们不能不反思,除了高分,还有什么可以让学生们的脸上绽放出真实的笑容?

或者不应完全责难于分数的“罪恶”。放眼全球,只要涉及学生评价,分数都是无法绕过的一环。退一步说,就算没有分数,也必然有其他的数据来支撑和实现教育的选拔功能。因此,教育评价改革不应围绕“消灭分数”来作文章,而应丰富评价的要素,更真实、全面、立体地呈现学生的素质。由此也凸显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如果说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片面强调分数只能说明评价维度的单一和脆弱。学生的志趣和能力并不能完全以分数衡量,教育评价覆盖包括智育在内的其他内容,才能较大程度地保障评价体系“物尽其用”。更重要的是,从学生个体而言,这样的综合评价也有利于“人尽其才”。

具体而言,教育应提供多样的选择和路径。不能让德育仅仅局限于选拔“三好学生”,不能让有体育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没有表现的平台,不能让美育成为艺术生的专属,不能让劳动教育异化成机械的体力负担。教育应该提供形式多样、不同层面的内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成长的愉悦,让学生的眼界和胸襟不再局限于自我。如此,学生才能自信地表现出自己的优秀,才能宽容别人的成功。事实上,日前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采取的“两依据,一参考”也是在强调全面育人的方向,尤其是“参考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客观上也说明分数不是唯一的评价要素,高考在“为国选才”的功能定位上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该事件的不完整性,不能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优生”不高兴就直接推导出教育评价存在严重问题的结论。教育面向的对象不是一小部分的“优生”,评价也不是只为“优生”服务的,更不能传递出“优生不高兴,后果很严重”的错误导向。教育评价改革的确仍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但必须明确的是,教育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部分“优生”量身定做的标准。

总之,教育评价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教育评价不能忽略学生高不高兴的因素,但也要看社会认不认可,更要关注全面育人的目标能否达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优生”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优生  优生词条  后果  后果词条  高兴  高兴词条  严重  严重词条